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2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包括操作台、安装板、注液套杯、承载框、移动机构、注液机构、驱动机构及抽真空加压机构,其中,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针和注液泵,所述安装板、移动机构、驱动机构及注液泵均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注液套杯固接于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承载框设于所述注液套杯的下方,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框的底面连接,所述注液针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抽真空加压机构设于所述注液套杯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12工位的补液方式,可实现一次补液12只电池,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真空加压循环注液静置方式,更好的利于电解液的充分浸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补液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圆柱电池作为动力锂电池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一种型号的电池,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工序就是注液,一般锂离子圆柱电池会进行两次注液,以此满足电池加工的质量要求。正常来说两次注液分别称为一次注液工序和二次注液工序,一次注液机和二次注液机在对电池自动化注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注液未达标情况发生,尤其是注液量注少的情况,由此各厂家通过补液的方式弥补这一缺陷,目前所采取的补液措施主要有两种:(1)采用注液针管手动打液补液;(2)采用单工位补液机补液,上述两种方式注液效率较低,注液效果也不是很好,电解液没有得到很好的浸润。补液时大多采用定量补液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包括,操作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固接于所述操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操作台(1);/n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n注液套杯(3),所述注液套杯横向固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的长度方向;/n承载框(4),设于所述注液套杯的下方,用于放置待补液的圆柱电池;/n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且与所述承载框的底面连接,用于促使承载框沿所述操作台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且可促使所述承载框向所述注液套杯方向进行移动;/n注液机构(6),包括注液针(61)和注液泵(62),所述注液针用于向注液套杯内注液;/n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固接于所述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台(1);
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
注液套杯(3),所述注液套杯横向固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的长度方向;
承载框(4),设于所述注液套杯的下方,用于放置待补液的圆柱电池;
移动机构(5),所述移动机构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且与所述承载框的底面连接,用于促使承载框沿所述操作台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且可促使所述承载框向所述注液套杯方向进行移动;
注液机构(6),包括注液针(61)和注液泵(62),所述注液针用于向注液套杯内注液;
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固接于所述操作台上、且所述注液针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注液针沿所述注液套杯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抽真空加压机构(8),设于所述注液套杯的上方,用于对所述注液套杯进行密封并进行抽真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横向组件(51)和固接在所述横向组件上且与所述承载框的底面相连接的竖向组件(52),所述横向组件用于促使竖向组件并带动承载框沿所述操作台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竖向组件用于促使所述承载框向所述注液套杯方向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圆柱电池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操作台上的伸缩气缸(51-1)、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相固接的接液槽框体(51-2)、固接在所述操作台上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的宽度方向的滑轨(51-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