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反射封装胶膜,包括:透明胶膜层,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和凸起部,凸起部设置在平面部上以构成凹槽,凹槽用于设置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凸起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凸起条和/或两个第二凸起条,两个第一凸起条对应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长边外侧设置,两个第二凸起条对应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短边外侧设置;反射胶膜层,设置在凸起部的表面上。层压过程中,由于电池片单元设置在凹槽中,电池片不容易受到较大的应力,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层压后的反射封装胶膜也不会遮挡电池片边缘,不易发生偏移、褶皱和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胶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高转换效率一直是光伏组件追求的目标,而常规组件封装中,由于电池片之间存在间隙,将近3%左右的正面入射太阳光将从电池片间隙穿过而未被电池片利用,从而降低组件的发电功率。为了将间隙处的光线重新利用,在单玻组件中,通过高反射率聚合物背板将这部分太阳光重新反射至电池片正面。但聚合物背板反射一方面反射率较低,小于90%,另一方面反射面距离电池片较远,光线利用率并不高。白色封装胶膜具有95%左右的高反射率,且紧挨电池片背面,其反射效率远大于后板玻璃,能够大大提高组件发电功率。然而,对于双面电池而言,背层若采用白色胶膜,则会全部遮挡背面的太阳光,无法发挥双面电池的优势。针对上述问题,网格化胶膜应运而生,其通过在电池片间隙处设置高反射,电池片区域设置成透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间隙处的太阳光,而且完全不遮挡背面光线,完美兼容双面电池。但是,现有网格化胶膜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方式将相应的涂料或油墨涂布于透明基底胶膜上。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在组件制作过程中,电池片的铺设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完美吻合网格化胶膜的尺寸,使得间隙处全部为高反射区域,此时网格胶膜的高反射区域尺寸须大于实际间隙尺寸,这会造成背面电池片边缘部分遮挡;2)胶膜存在一定流动性,高反射区域在层压过程会有偏移、褶皱、破裂等一系列外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网格化胶膜的层压时偏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包括:透明胶膜层,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和凸起部,凸起部设置在平面部上以构成凹槽,凹槽用于设置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凸起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凸起条和/或两个第二凸起条,两个第一凸起条对应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长边外侧设置,两个第二凸起条对应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短边外侧设置;反射胶膜层,设置在凸起部的表面上。进一步地,上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电池串,相邻的电池串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凸起部还包括第三凸起条,第三凸起条与第一间隙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间隙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三凸起条在第一间隙上的投影面积。进一步地,上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片,相邻的电池片之间网格状间隙,凸起部还包括网格状凸起部,网格状凸起部与网格状间隙对应设置,且网格状间隙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网格状凸起部在网格状间隙上的投影面积。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凸起条和第二凸起条的宽度各自独立地为10~50mm。进一步地,上述凸起部的高度为30~300μm。进一步地,上述反射胶膜层的厚度为10~50μm。进一步地,上述透明胶膜层为部分预交联膜。进一步地,上述透明胶膜层为压延成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后板玻璃、背面胶膜、太阳能电池片单元、正面胶膜和前板玻璃,该背面胶膜为上述任一种的反射封装胶膜层压而成,太阳能电池片单元设置在反射封装胶膜的凹槽内,层压后反射胶膜层与前板玻璃的距离为L1,太阳能电池片单元与前板玻璃的距离为L2,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电池片厚度为D,|L1-L2|≤D/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后板玻璃、背面胶膜、太阳能电池片单元、正面胶膜和前板玻璃,该正面胶膜为上述任一种的反射封装胶膜层压而成,太阳能电池片单元设置在反射封装胶膜的凹槽内,层压后反射胶膜层与前板玻璃的距离为L1,太阳能电池片单元与前板玻璃的距离为L2,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电池片厚度为D,|L1-L2|≤D/2,背面胶膜与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对应的部分透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透明胶膜层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和凸起部,反射胶膜层设置在凸起部的表面上,凸起部设置在平面部上从而构成凹槽,在太阳能电池片单元铺设过程中,将太阳能电池片单元放置于凹槽内,即可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太阳能电池片单元位于凹槽中,因此不会轻易移动,保持较好的定位。层压过程中,由于电池片单元设置在凹槽中,电池片不容易受到较大的应力,且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因此为反射封装胶膜留下变形空间使得层压后的反射封装胶膜也不会遮挡电池片边缘,同时由于凹槽的缓冲作用,凸起部上的反射胶膜层相对于现有的网格化胶膜受到的挤压力较小,因此不易发生偏移、褶皱和破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封装胶膜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反射封装胶膜A-A处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封装胶膜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反射封装胶膜A-A处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封装胶膜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反射封装胶膜A-A处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拍摄照片;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以及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分正面拍摄照片。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透明胶膜层;11、平面部;121、第一凸起条;122、第二凸起条;123、第三凸起条;124、网格状凸起部;20、反射胶膜层;01、后板玻璃;02、背面胶膜;03、太阳能电池片单元;04、正面胶膜;05、前板玻璃。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分析的,现有技术将反射层胶设置在透明基底胶膜上,由于层压过程中,电池片边缘处的胶膜会受到挤压而流动,而部分反射层正好设置于该区域,因此会产生偏移、褶皱、破裂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及包括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如图1至6所示,该反射封装胶膜包括透明胶膜层10和反射胶膜层20,透明胶膜层10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胶膜层(10),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11)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平面部(11)上以构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太阳能电池片单元,所述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所述凸起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凸起条(121)和/或两个第二凸起条(122),两个所述第一凸起条(121)对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长边外侧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条(122)对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短边外侧设置;/n反射胶膜层(20),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胶膜层(10),具有一体设置的平面部(11)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平面部(11)上以构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太阳能电池片单元,所述凹槽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面积,所述凸起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凸起条(121)和/或两个第二凸起条(122),两个所述第一凸起条(121)对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长边外侧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条(122)对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的两个短边外侧设置;
反射胶膜层(20),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电池串,相邻的所述电池串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凸起部还包括第三凸起条(123),所述第三凸起条(123)与所述第一间隙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间隙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条(123)在所述第一间隙上的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单元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池片,相邻的所述电池片之间网格状间隙,所述凸起部还包括网格状凸起部(124),所述网格状凸起部(124)与所述网格状间隙对应设置,且所述网格状间隙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网格状凸起部(124)在所述网格状间隙上的投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条(121)和所述第二凸起条(122)的宽度各自独立地为1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杰,邓伟,杨楚峰,周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