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16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涉及一种接触器。接触器外壳内部,附加保险电磁机构在顶部,主电磁机构在中间位置,二者结构相同,主电磁机构的主线圈外侧还套设有辅助线圈,绝缘连接件机构设置在主电磁机构下方,触头机构设置在底部,采用真空灭弧室,气密绝缘外壳上端与动触头对应位置设置波纹管,动触头与绝缘子底部连接固定,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拉杆以及手分杆,拉杆贯穿并由上向下依次连接附加保险电磁机构、主电磁机构及绝缘连接件机构,手分杆中间位置与拉杆临近上端位置卡接配合,其内侧端与接触器外壳内壁对应位置铰接。具有冗余保护,增加了驱动方式,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合闸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是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属于电路控制

技术介绍
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力系统、石油、化工、煤矿、冶金和电气化铁道等各个领域。主要用于主回路的接通或作为旁路开关对主回路的切换,其合闸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接触器的结构主要为单磁路结构,此种结构为控制信号触发,线圈通电,再动作合闸。若过程中触发信号或线圈通电的环节出现问题,则接触器无法正常合闸,影响主回路甚至整个系统的安全。因此,一种增加驱动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合闸可靠性的接触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它具有冗余保护,增加了驱动方式,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合闸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外壳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主电磁机构、附加保险电磁机构、绝缘连接件机构、触头机构以及手动驱动机构,所述附加保险电磁机构固定在顶部,所述主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外壳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主电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保险电磁机构、绝缘连接件机构、触头机构以及手动驱动机构,/n所述附加保险电磁机构固定在顶部,所述主电磁机构固定在中间位置,二者结构相同,均包括上磁缸盖、静铁芯、动铁芯、永磁体、导磁环、磁缸、下磁缸盖以及主线圈,所述上磁缸盖与所述下磁缸盖封闭固定所述磁缸上下两端,所述静铁芯固定在上磁缸盖下表面,所述动铁芯设置在静铁芯下方,所述导磁环间隙套设在动铁芯外侧,所述永磁体径向充磁并分布在导磁环与磁缸之间,所述主线圈安装在静铁芯与磁缸之间,并与上磁缸盖连接固定,主电磁机构的主线圈外侧还套设有辅助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驱动双线圈单相接触器,包括接触器外壳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主电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保险电磁机构、绝缘连接件机构、触头机构以及手动驱动机构,
所述附加保险电磁机构固定在顶部,所述主电磁机构固定在中间位置,二者结构相同,均包括上磁缸盖、静铁芯、动铁芯、永磁体、导磁环、磁缸、下磁缸盖以及主线圈,所述上磁缸盖与所述下磁缸盖封闭固定所述磁缸上下两端,所述静铁芯固定在上磁缸盖下表面,所述动铁芯设置在静铁芯下方,所述导磁环间隙套设在动铁芯外侧,所述永磁体径向充磁并分布在导磁环与磁缸之间,所述主线圈安装在静铁芯与磁缸之间,并与上磁缸盖连接固定,主电磁机构的主线圈外侧还套设有辅助线圈;
所述绝缘连接件机构设置在主电磁机构下方,包括绝缘子、内套、开槽螺母以及超程弹簧,所述绝缘子与所述内套均为圆槽状构件紧固在一起,所述开槽螺母螺纹设置在外侧与内套槽口螺纹紧固连接,所述超程弹簧压缩安装在内套内;
所述触头机构设置在底部,采用真空灭弧室,包括静触头、动触头、气密绝缘外壳以及波纹管,所述静触头底部的固定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体康杨文英王茹李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嘉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