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号是PCT/JP2017/002020,国际申请日是2017年1月20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07112.1,进入中国的日期为2018年7月1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和节约资源而有效利用能源的方面出发,风力发电的功率平稳化系统或深夜电力储藏系统、基于太阳光发电技术的家庭用分散型蓄电系统、电动汽车用的蓄电系统等受到关注。这些蓄电系统中使用的电池的第一要求事项为高能量密度。作为可对应于这样的要求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有力补充,积极推进了锂离子电池的开发。第二要求事项为高输出特性。例如,在高效率发动机与蓄电系统的组合(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者燃料电池与蓄电系统的组合(例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在加速时,要求蓄电系统具有高输出放电特性。目前,作为高输出蓄电器件,正在开发双电层电容器、镍氢电池等。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电极使用活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n提供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工序,该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包括正极前体、负极、隔板、非水系电解液和外装体,所述正极前体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和/n针对所述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在使所述外装体的一部分开口的状态下施加4.2V以上的电压,使所述正极前体中包含的所述锂化合物分解,同时对所述负极预掺杂所述锂离子,并且将通过所述锂化合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由所述外装体的开口部排出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2 JP 2016-010895;20160808 JP 2016-155794;201.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提供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工序,该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包括正极前体、负极、隔板、非水系电解液和外装体,所述正极前体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和
针对所述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在使所述外装体的一部分开口的状态下施加4.2V以上的电压,使所述正极前体中包含的所述锂化合物分解,同时对所述负极预掺杂所述锂离子,并且将通过所述锂化合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由所述外装体的开口部排出的工序。
2.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提供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工序,该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包括正极前体、负极、隔板、非水系电解液和外装体,所述正极前体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所述外装体具备排气阀或气体透过膜;和
针对所述非水系锂蓄电元件,施加4.2V以上的电压,使所述正极前体中包含的所述锂化合物分解,同时对所述负极预掺杂所述锂离子,并且将通过所述锂化合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由所述排气阀或气体透过膜排出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排气阀带有止回阀。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环境温度为25℃以上4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正极前体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并且,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负极预掺杂所述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津和照,冈田宣宏,上城武司,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