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质材用混生竹种的定向培育方法,特别是一种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竹类资源利用仍以散生竹为主、丛生竹为辅,混生竹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茶竿竹是一种优质复轴混生型竹种,中心产区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与怀集县内的古水、坑口、坳仔等乡镇。该竹种竹竿通直,节间长,壁厚节平、抗压性能强,纤维含量高、质量好。竹材经沙洗加工后,洁白如象牙,不易被虫蛀且耐腐蚀性强,燃烧后竹灰洁白不成炭,因此又被称为“钢竹”,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竹。不过目前,茶竿竹产品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庭院篱笆是最常见的产品之一,其他加工产品还有牙签、农作物支撑杆等,这些加工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均不高。茶竿竹材质优良,但传统加工产品没有发挥出茶竿竹的优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从业者尝试开发茶竿竹原竹家具、灯具、工艺品等,并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产业方向,尤其茶竿竹小型原竹线型优美,加工性能好,热弯性能上佳,制作的原竹家具等产品精致而灵动、简约而大方,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由于现有的茶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na、对茶竿竹林进行调控,不择伐1年生和2年生竹株,适当择伐3年生和4年生竹株,全伐5年生竹株,使茶竿竹林的竹株分布均匀,且密度控制在25000-40000株/公顷,平均胸径控制在1.5-2.5cm;/nb、对竹株进行抽枝打叶5-8盘使其枝下高增高1-1.5米,并留养地径在1.5-2.5cm之间的竹笋生长成新竹,采挖其他地径的竹笋,采竹笋至地表时停止,保留其土中笋体部分,促使留地笋篼着生的竹芽生长发育;/nc、通过伐老篼和交替条沟状垦复调控茶竿竹林地下茎空间结构,从而实现茶竿竹林的定向培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对茶竿竹林进行调控,不择伐1年生和2年生竹株,适当择伐3年生和4年生竹株,全伐5年生竹株,使茶竿竹林的竹株分布均匀,且密度控制在25000-40000株/公顷,平均胸径控制在1.5-2.5cm;
b、对竹株进行抽枝打叶5-8盘使其枝下高增高1-1.5米,并留养地径在1.5-2.5cm之间的竹笋生长成新竹,采挖其他地径的竹笋,采竹笋至地表时停止,保留其土中笋体部分,促使留地笋篼着生的竹芽生长发育;
c、通过伐老篼和交替条沟状垦复调控茶竿竹林地下茎空间结构,从而实现茶竿竹林的定向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利用拟合对数方程模型控制竹株密度与竹株胸径的关系;拟合对数方程模型为:
Y=54.76-5.07lnX;
式中:X为竹株密度,Y为竹株胸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茶竿竹原竹材利用的竹林定向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全伐5年生竹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贵宾,温星,吴志庄,张小平,巫广民,陈丽金,王森锋,钟浩,潘雁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