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91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涉及尿液搅拌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接尿容器与接尿容器上方的容器盖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搅拌棒贯穿于容器盖,搅拌棒包括搅拌杆与搅拌杆一端设置的搅拌叶以及搅拌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搅拌杆的一端套接在伸缩轴的内部,伸缩轴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搅拌杆靠近搅拌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通过手动搅拌棒在搅拌尿液时进而达到清洁、快速、充分搅拌均匀尿液的效果;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进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并且搅拌棒贯穿容器盖进行对接尿容器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有效隔离骚臭味、防止尿液迸溅,提高自身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尿液搅拌器
,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
技术介绍
临床工作中,医生常会开具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医嘱,判断患者的肾脏情况。化验需要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在送检时需要准确量取患者24小时尿液的容量,护理工作人员通常使用量杯一杯一杯测量,然后再将尿液搅拌均匀,因尿中蛋白质分子属于大分子,会沉降在容器底,在取其中一部分标本进行送检。然而现有的在这搅拌过程中,因使用搅拌棒,搅拌力度有限,再加上尿液散发出的味道,会让工作人员难以忍受,是尿液不能充分混匀,影响取样标本,直接导致结果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在这搅拌过程中,因使用搅拌棒,搅拌力度有限,再加上尿液散发出的味道,会让工作人员难以忍受,是尿液不能充分混匀,影响取样标本,直接导致结果误差的问题。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包括接尿容器与接尿容器上方的容器盖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贯穿于容器盖;所述搅拌棒包括搅拌杆与搅拌杆一端设置的搅拌叶以及所述搅拌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伸缩轴的内部,所述伸缩轴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搅拌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外壁与所述搅拌叶焊接,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搅拌轴贴合有可撕裂的贴纸。拧下容器盖,所述搅拌棒呈收缩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手拿贴纸向下抽拉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带动所述伸缩轴向下抽拉使搅拌棒呈展开状态。优选的,所述接尿容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采集阀门,所述采集阀门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接尿容器的边缘口处设置有钢圈,所述钢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所述钢圈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钢圈的连接端的端口处开设有活动孔,所述连接杆靠近连接端一端设有卡插进活动孔的端锚。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容器盖的中部镶嵌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向所述接尿容器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搅拌把手连接的连接套外部设置有与固定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接尿容器的容器口边缘处一侧连接有凸缘,所述容器盖的边缘处与凸缘对应的一侧连接有可插接在凸缘上的盖扣。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该种手动尿液搅拌器,通过手动搅拌棒在搅拌尿液时进而达到清洁、快速、充分搅拌均匀尿液的效果;进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进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并且搅拌棒贯穿容器盖进行对接尿容器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有效隔离骚臭味、防止尿液迸溅,提高自身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的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搅拌棒的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图1中B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图2中A的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图2中C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接尿容器;11、凸缘;2、容器盖;21、固定环;22、盖扣;3、搅拌棒;31、搅拌叶;32、搅拌轴;33、搅拌杆;34、搅拌把手;35、伸缩轴;36、连接套;37、贴纸;4、采集阀门;41、控制阀;5、钢圈;51、连接端;52、连接杆;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包括接尿容器1与接尿容器1上方的容器盖2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3,所述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通过将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到尿液搅拌器内,在通过手动搅拌棒3进行对接尿容器1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搅拌棒3包括搅拌杆33与搅拌杆33一端设置的搅拌叶31以及所述搅拌杆33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35,所述搅拌杆3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伸缩轴35的内部,所述伸缩轴35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36,所述连接套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34,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叶3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32,所述搅拌轴32与外壁与所述搅拌叶31焊接,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轴32贴合有可撕裂的贴纸37。拧下容器盖2,所述搅拌棒3呈收缩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手拿贴纸37向下抽拉所述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33带动所述伸缩轴35向下抽拉使搅拌棒3呈展开状态。其中,搅拌轴32与搅拌叶3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手动搅拌把手34进而带动接尿容器1内的搅拌叶31进行对尿液进行搅拌。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棒3的搅拌杆33总长度为18cm,全部放置在桶内,距桶底有1.5cm~2cm的距离,可进行充分将尿液混匀。其中,该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容器底直径17cm,通口直径20cm,桶高20cm,容量可达到5L左右,一般患者24小时尿液平均容量在2L~3L左右,尿液容量为桶容量的二分之一,预留的空间进行搅拌。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轴32与搅拌叶31为旋桨式搅拌器;其中,旋桨式搅拌器产生的是轴向力,桨式搅拌器适用于低黏度的液体,悬浮液及溶解液搅拌,对总体液体流动有利,有利于宏观混合,剪切力低。在本实施例中,在病人需要接尿时,拧下容器盖2,所述搅拌棒3呈收缩状态,放置一旁,避免了搅拌棒3过于太长,放置时重力倾向搅拌棒3,使搅拌棒3接触放置面,造成细菌感染,而搅拌棒3呈收缩状态时,重力倾向容器盖2,可将向容器盖2外部放置接触放置面,在使用时,通过手拿贴纸37向下抽拉所述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33带动所述伸缩轴35向下抽拉使搅拌棒3呈展开状态,在撕下贴纸37,避免手上的细菌接触。所述接尿容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采集阀门4,所述采集阀门4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阀41。在本实施例中,采集阀门4在距离容器底5cm左右,即为尿液容量的一半左右的位置。实施例二,如图1-图6所示,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包括接尿容器1与接尿容器1上方的容器盖2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3,所述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通过将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到尿液搅拌器内,在通过手动搅拌棒3进行对接尿容器1内部的尿液进行搅拌。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搅拌棒3包括搅拌杆33与搅拌杆33一端设置的搅拌叶31以及所述搅拌杆33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35,所述搅拌杆3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伸缩轴35的内部,所述伸缩轴35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36,所述连接套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34,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叶3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32,所述搅拌轴32与外壁与所述搅拌叶31焊接,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轴32贴合有可撕裂的贴纸37。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接尿容器1的边缘口处设置有钢圈5,所述钢圈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端51,所述钢圈5靠近所述连接端5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52。如图1、图4中,所述钢圈5的连接端51的端口处开设有活动孔,所述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尿容器(1)与接尿容器(1)上方的容器盖(2)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3),所述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n所述搅拌棒(3)包括搅拌杆(33)与搅拌杆(33)一端设置的搅拌叶(31)以及所述搅拌杆(33)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35),所述搅拌杆(3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伸缩轴(35)的内部,所述伸缩轴(35)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36),所述连接套(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34),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叶(3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32),所述搅拌轴(32)与外壁与所述搅拌叶(31)焊接,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轴(32)贴合有可撕裂的贴纸(37);/n拧下容器盖(2),所述搅拌棒(3)呈收缩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手拿贴纸(37)向下抽拉所述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33)带动所述伸缩轴(35)向下抽拉使搅拌棒(3)呈展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尿容器(1)与接尿容器(1)上方的容器盖(2)以及可搅拌尿液的搅拌棒(3),所述搅拌棒(3)贯穿于容器盖(2);
所述搅拌棒(3)包括搅拌杆(33)与搅拌杆(33)一端设置的搅拌叶(31)以及所述搅拌杆(33)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伸缩轴(35),所述搅拌杆(3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伸缩轴(35)的内部,所述伸缩轴(35)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套(36),所述连接套(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把手(34),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叶(3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搅拌轴(32),所述搅拌轴(32)与外壁与所述搅拌叶(31)焊接,所述搅拌杆(33)靠近所述搅拌轴(32)贴合有可撕裂的贴纸(37);
拧下容器盖(2),所述搅拌棒(3)呈收缩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手拿贴纸(37)向下抽拉所述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33)带动所述伸缩轴(35)向下抽拉使搅拌棒(3)呈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尿液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尿容器的下端外侧设置有采集阀门(4),所述采集阀门(4)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阀(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尿液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须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