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79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包括气室、置于气室内的过滤器和用于对过滤器清理的吹扫嘴,气室包括烟气入口、腔体和烟气出口,烟气由烟气入口进入腔体后经过滤器由烟气出口排出,过滤器出口与烟气出口端连通;吹扫嘴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分布于过滤器两侧,吹扫嘴设置于气室侧壁上,吹扫嘴连通高压气体,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延伸方向与过滤器侧壁呈夹角设置,夹角为锐角。该装置通过气室、过滤器与吹扫嘴的配合实现对过滤器表面的高效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中含大量有害物质,若要排放至空气中需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后方可排出,现有烟气过滤装置不能有效的对过滤器进行吹扫和清理或清理面积有限,导致过滤器堵塞进行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烟气过滤质量,保证过滤器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过滤装置,该装置通过气室、过滤器与吹扫嘴的配合实现对过滤器表面的高效清理。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包括气室、置于气室内的过滤器和用于对所述过滤器清理的吹扫嘴,所述气室包括烟气入口、腔体和烟气出口,烟气由烟气入口进入所述腔体后经所述过滤器由所述烟气出口排出,所述过滤器出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端连通;所述吹扫嘴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过滤器两侧,所述吹扫嘴设置于所述气室侧壁上,所述吹扫嘴连通高压气体,所述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滤器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锐角。进一步的,所述气室连通有中空探杆,所述中空探杆两端开口,一端深入烟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气室的烟气入口端。进一步的,所述气室为直筒结构,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烟气出口,所述过滤器外侧壁与气室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区间,所述吹扫嘴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间隔区间。进一步的,所述气室和过滤器均为直筒结构,所述气室宽度大于所述过滤器宽度,所述过滤器壁为连通过滤器内外的微孔结构,所述气室与所述过滤器中轴线一致,所述吹扫嘴包括第一吹扫嘴和第二吹扫嘴,第一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所在直线为第一切线,所述第二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所在直线为第二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均与所述中轴线呈异面夹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线与过滤器侧壁相切,所述第二切线与过滤器侧壁相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吹扫嘴和第二吹扫嘴置于所述中轴线相对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气室的烟气入口处为锥台形孔,所述锥台形孔包括大孔端和小孔端,所述大孔端朝向气室内,所述小孔端朝向气室外,烟气依次经过小孔端和大孔端进入所述气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吹扫嘴和第二吹扫嘴通过三通接头连通高压气体。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结构仰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拆解图;图6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的剖面图;图7本专利技术中烟气过滤装置俯视剖面图;图8(a)(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中吹扫嘴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图8(c)(d)分别为吹扫嘴两个相对视角的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中气室的剖面图;图中1、气室,2、过滤器,3、吹扫嘴,301、第一吹扫嘴,302、第二吹扫嘴,303、出气口,4、间隔区间,5、探杆,6、锥形台孔,601、大孔端,602、小孔端,7、三通接头,8、不锈钢管,9、气室盖,901、直角卡套螺纹接头,10、密封圈,11、第一接头,12、第二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包括中空探杆5、气室1、置于气室1内的过滤器2和用于对过滤器2清理的吹扫嘴3,气室1和中空探杆5均为中空结构,中空探杆5两端开口,一端连通烟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气室1,气室1包括烟气入口、腔体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连通探杆5,过滤器2置于腔体中,使用时,中空探杆5插入烟气管道中,气室1置于烟气管道外,烟气管道内的烟气经探杆5进入气室1的腔体中,然后经过滤器2,最后由烟气出口排出。本实施例中气室1和过滤器2均为直筒结构,具体可为圆筒结构,气室1的烟气出口处设置直角卡套螺纹接头,在气室1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气室盖9,气室盖9上设置有通孔,直角卡套螺纹接头穿过气室盖9的通孔连通过滤器2的出口,过滤后的烟气经直角卡套螺纹接头排出,过滤器2侧壁为微孔结构,烟气经微孔过滤后进入过滤器2内部,最后经直角卡套螺纹接头排出。本实施例中气室1和过滤器2均为直筒结构,气室1包括第一端部(即烟气入口所处端部)和第二端部(即烟气出口所处端部),过滤器2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即过滤器2出口),过滤器2套设于气室1内,第二端部与第四端部重合,气室1内壁和过滤器2外壁之间形成间隔区间4。如图8所示,为了起到清理过滤器2的作用,过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嘴301和第二吹扫嘴302,两吹扫嘴3分别通过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连通三通接头7后连通高压气体,第一吹扫嘴301和第二吹扫嘴302分别置于过滤器2相对的两侧且均置于靠近第二端部处的气室1侧壁上,第一吹扫嘴301的出气口303切线所在直线为第一切线,第二吹扫嘴的出气口303切线所在直线为第二切线,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均与中轴线呈异面夹角设置,即由第一吹扫嘴301喷出的高压气不是直吹过滤器2,而是偏离中轴线并向第一端部倾斜喷出,第一吹扫嘴301和第二吹扫嘴302置于中轴线相对的两侧,以中轴线和两个吹扫嘴所在的同一平面为标准,平面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切线向第一端部和第一侧倾斜,第二切线向第二端部和第二侧倾斜,该设计可保证两股气流在间隔区间4内形成螺旋式气流,间隔区间4非常狭小,高压气流在狭小空间内形成螺旋式流动气流,保证了气流可经过过滤器2侧壁各处。为加强效果,第一切线与过滤器2侧壁相切,第二切线与过滤器2侧壁相切。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气室1的烟气入口处为锥台形孔,锥台形孔包括大孔端601和小孔端602,大孔端601朝向气室1内,小孔端602朝向气室1外,烟气依次经过小孔端602和大孔端601进入气室1。被高压气流清理下的灰尘落入锥台形孔处,高压气流螺旋下来后再经过锥形台孔6后会有个加压加速的过程,此结构使得过滤器2外壁上的灰尘以及杂质被螺旋气流吹扫下来后不会在气室1的内壁堆积,而是会快速的从锥台形孔掉落通过,进而使杂质沿着探杆5内孔吹出去,这样完成了吹扫过程。气室盖9和气室1用螺丝相连,过滤器2是通过螺纹的形式拧接在气室盖9上的,之后把组装在一起的部件自上而下插入到气室1中,并且在气室盖9和气室1的接触平面上放置有密封圈10,这样,过滤器2的外壁和气室1的内壁就组成一个的间隔区间4,这样就能保证烟气从探杆5尾端进入这个气室1后,然后通过过滤器2的微孔结构过滤掉烟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后,从过滤器2的外壁进入过滤器2的内腔,然后从气室盖9顶部连接的直角卡套螺纹接头内孔中出去到仪器设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气室1上靠近过滤器23上部的位置安装有2个吹扫嘴37,吹扫嘴3是焊接在气室1的圆周直径端,两个吹扫嘴3是对置安装的,但是由于吹扫嘴37的出口切线并非相对,即高压气流是倾斜吹向过滤器2的,故而两个吹扫嘴3的气路不是正对着过滤器2吹的,而是各自向斜下侧吹。吹扫嘴3外端安装有直角卡套螺纹接头,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置于气室内的过滤器和用于对所述过滤器清理的吹扫嘴,所述气室包括烟气入口、腔体和烟气出口,烟气由烟气入口进入所述腔体后经所述过滤器由所述烟气出口排出,所述过滤器出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端连通;/n所述吹扫嘴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过滤器两侧,所述吹扫嘴设置于所述气室侧壁上,所述吹扫嘴连通高压气体,所述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滤器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锐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置于气室内的过滤器和用于对所述过滤器清理的吹扫嘴,所述气室包括烟气入口、腔体和烟气出口,烟气由烟气入口进入所述腔体后经所述过滤器由所述烟气出口排出,所述过滤器出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端连通;
所述吹扫嘴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过滤器两侧,所述吹扫嘴设置于所述气室侧壁上,所述吹扫嘴连通高压气体,所述吹扫嘴的出气口切线延伸方向与所述过滤器侧壁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连通有中空探杆,所述中空探杆两端开口,一端深入烟气管道,另一端连通气室的烟气入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为直筒结构,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烟气出口,所述过滤器外侧壁与气室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区间,所述吹扫嘴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间隔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和过滤器均为直筒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强张雅婧张肖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曼德克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