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斐波那契序列电介质与石墨烯的复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
,涉及一种斐波那契序列电介质与石墨烯的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类似于半导体的电子能带结构,光子晶体中存在光子能带结构。缺陷光子晶体中具有缺陷模,缺陷模位于光子能带的中间,缺陷模的电场主要分布在缺陷层内。当输入光的频率正好等于缺陷模,光波将无反射地全部通过光子晶体,故也将缺陷模叫透射模。如果光子晶体中存在弱损耗,且入射波长位于缺陷模附近时,反射光束的相位会随入射角、入射波长或其它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剧烈地波动。反射光束的横向位移正比于反射光束相位的变化率,因此,在缺陷模附近,可实现反射光束的较大的横向位移。该效应可用于光开关和高灵敏度传感器,利用反射光束的位移变化,测量波长或角位移等。将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电介质交替排列,构成准光子晶体结构。当电介质排列满足斐波那契序列(Fibonaccisequence)类型时,该结构属于准光子晶体。构成斐波那契序列的规则为:F1={B},F2={BA},以及Fj={Fj-1Fj-2}j≥3。将两个j=6的完全一样的斐波那契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斐波那契序列电介质与石墨烯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本复合结构包括若干电介质层一、若干电介质层二和一个石墨烯层,所述复合结构是由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和石墨烯层三者堆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复合结构由其一侧面至另一侧面的堆叠规律如下: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石墨烯层、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所述电介质层一的材料为Mg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斐波那契序列电介质与石墨烯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本复合结构包括若干电介质层一、若干电介质层二和一个石墨烯层,所述复合结构是由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和石墨烯层三者堆叠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复合结构由其一侧面至另一侧面的堆叠规律如下: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石墨烯层、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二、电介质层一、电介质层二;所述电介质层一的材料为MgF2晶体,所述电介质层二的材料为ZnS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斐波那契序列电介质与石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