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救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7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升降导轨、救援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17)、以及设置在底盘(17)上的电动机(4)、减速箱(5)、棘轮(6)和钢丝滚筒(7);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钢丝绳(8)、承重导轨(16)、滑轮(9)、升降导轨(10),所述的承重导轨(16)底部固定在底盘(17)上,顶部设置滑轮(9),所述的钢丝绳(8)一端缠绕在钢丝滚筒(7)上,另一端连接多级升降导轨(10);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架(11)、钢丝索道(13)、安全座椅(14)、安全带(15)、减速滑轮(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速度快、稳定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救援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空救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应对人员较多场所火灾时的高空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任意高度救人的救援设备多种多样,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把救援队员送达燃烧楼房的救援设备;另一类是受救人自己在无外援情况下使用的救援设备。第一类救援设备中消防队使用最多的是云梯消防车和消防车提升装置,但这类装置尺寸较大,在城市里其使用条件、数量都受到严重的限制,且这类设备一次升降救援人员数量有限,不适合人员较多的场合。手动消防梯和跳跃装置也使用较多,但手动消防梯救援高度有限,而所有的跳跃装置对人员都有外伤危险,即使受过武术训练的人也不例外。第二类救援设备应用于处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国外,高层楼房紧急救援使用普遍的设备是专用消防电梯这类集体救援系统,但专用消防电梯需在建筑设计中已确定,现有大多数楼房未配备这种消防电梯。还有一些基于弹力管上的救援装置以及索道下降装置,但这些装置使用前需要消防员把它送到目的地,会消耗一定时间,而且索道下降装置需要使用者经过培训。另外,因为大约70%的火灾发生在1-5层的楼房,所以可挂式救生梯对于这类低楼层救援可能有效,但需要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才可以从高处下降到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高空救援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升降导轨、救援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底盘上的电动机、减速箱、棘轮和钢丝滚筒;其中电动机依次连接减速箱和棘轮,所述的钢丝滚筒与棘轮均固定在减速箱的低速输出轴上;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钢丝绳、承重导轨、滑轮、升降导轨,所述的承重导轨底部固定在底盘上,顶部设置滑轮,所述的钢丝绳一端缠绕在钢丝滚筒上,另一端连接多级升降导轨;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架、钢丝索道、安全座椅、安全带、减速滑轮;所述的救援架设置在最上端的升降导轨上,救援架上设置减速滑轮,所述的钢丝索道绕过减速滑轮,两端各连接一安全座椅,其在各安全座椅上设有安全带。所述的底盘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杆a连接螺纹支撑架。所述的底盘下还设有万向轮。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底座,支撑杆、伸缩绳和顶部滑轮,钢丝绳连接第一级升降导轨的底座,第一级支撑杆固定在第一级底座上,其顶部设有顶部滑轮,各级伸缩绳绕过顶部滑轮一端连接上一级支撑杆顶部,另一端连接本级底座。所述的救援架上设有抵在建筑物表面或扣住表面凸起物上的保险扣。所述的减速滑轮连接减速轴,并在减速轴直径最大段两侧设有减速阻尼片,与减速轴相互摩擦减速。所述的减速阻尼片两侧还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抵接救援架侧壁,为减速阻尼片提供产生摩擦所需的压力。所述的减速滑轮两侧还对称设有多个导向滑轮,钢丝索道通过各导向滑轮导向后沿救援架两侧垂下,穿过一导向套筒后收纳在钢丝收纳盒内,钢丝收纳盒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安全座椅。所述的承重导轨下端与底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的救援架与最上端的升降导轨侧边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方便运输与存储:以电动机作为驱动力,其安全、性能稳定,且体积小,对设备整体尺寸影响不大。同时使用扁平状型材作为升降装置的主要组成,其结构紧凑,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储存与运输,可常备于普通住宅居民区。2、救援速度快:当救援架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被困人员只需通过索道下滑至地面即可获救,方便快捷。同时救援座椅的交替运行更提高了救援效率,在面对较多人员时比较有优势。3、使用简单安全:以安全座椅为救援载体,不需要过复杂的操作,方便普通人使用。同时自锁以及缓冲装置也会减少因救援过程产生的外伤,使用更安全。4、结构稳定:本技术在底座上设计了增加支撑面积的支撑架,同时升降导轨为横向双排设计,如图2所示,可分担支撑力,提高结构稳定性,减小横向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救援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升降导轨、救援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17、以及设置在底盘17上的电动机4、减速箱5、棘轮6和钢丝滚筒7;其中电动机4依次连接减速箱5和棘轮6,所述的钢丝滚筒7与棘轮6均固定在减速箱5的低速输出轴上;所述的底盘17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杆a2连接螺纹支撑架1。所述的底盘17下还设有万向轮3。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钢丝绳8、承重导轨16、滑轮9、升降导轨10,所述的承重导轨16底部固定在底盘17上,承重导轨16下端与底盘17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顶部设置滑轮9,所述的钢丝绳8一端缠绕在钢丝滚筒7上,另一端连接多级升降导轨10;所述的升降导轨10包括底座,支撑杆、伸缩绳和顶部滑轮,钢丝绳8连接第一级升降导轨10的底座101,第一级支撑杆102固定在第一级底座101上,其顶部设有顶部滑轮104,各级伸缩绳103绕过顶部滑轮104一端连接上一级支撑杆顶部,另一端连接本级底座。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架11、钢丝索道13、安全座椅14、安全带15、减速滑轮21;所述的救援架11与最上端的升降导轨10侧边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救援架11上设置减速滑轮21,所述的钢丝索道13绕过减速滑轮21,两端各连接一安全座椅14,其在各安全座椅14上设有安全带15。所述的救援架11上设有抵在建筑物表面或扣住表面凸起物上的保险扣12。所述的减速滑轮21连接减速轴18,并在减速轴18直径最大段两侧设有减速阻尼片19,与减速轴18相互摩擦减速。所述的减速阻尼片19两侧还设有压紧弹簧20,压紧弹簧20抵接救援架11侧壁,为减速阻尼片19提供产生摩擦所需的压力。所述的减速滑轮21两侧还对称设有多个导向滑轮22,钢丝索道13通过各导向滑轮22导向后沿救援架11两侧垂下,穿过一导向套筒23后收纳在钢丝收纳盒25内,钢丝收纳盒25通过缓冲弹簧24连接安全座椅14。本技术高空救援设备通过电动机4输出转矩,由减速箱5减速后驱动钢丝滚筒旋转,对钢丝绳8进行收卷,钢丝绳8通过定滑轮9改变拉拽运动的方向,实现力的输出。在钢丝绳8的牵引下,第一级升降导轨10首先进行上升运动,同时固定在该第一级升降导轨10上的顶部滑轮104也会随之向上运动,并引起绕在其上的伸缩绳103对第二级的升降导轨进行牵引,使得该第二级升降导轨也进行上升运动。以此类推,最终通过钢丝绳8的牵引下,最后一级升降导轨10会将救援架11升高到指定的高度,同时救援架11上的保险扣12会抵在建筑物表面或扣住表面凸起物上,保证了升降装置的稳定性。该设备在一定范围内可进一步增加升降导轨10的级数使其极限高度进一步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大约15m高度,可以满足普通楼房的救援需求。在救援架11在上升过程中时,地面人员通过调整钢丝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升降导轨、救援装置;/n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17)、以及设置在底盘(17)上的电动机(4)、减速箱(5)、棘轮(6)和钢丝滚筒(7);其中电动机(4)依次连接减速箱(5)和棘轮(6),所述的钢丝滚筒(7)与棘轮(6)均固定在减速箱(5)的低速输出轴上;/n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钢丝绳(8)、承重导轨(16)、滑轮(9)、升降导轨(10),所述的承重导轨(16)底部固定在底盘(17)上,顶部设置滑轮(9),所述的钢丝绳(8)一端缠绕在钢丝滚筒(7)上,另一端连接多级升降导轨(10);/n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架(11)、钢丝索道(13)、安全座椅(14)、安全带(15)、减速滑轮(21);所述的救援架(11)设置在最上端的升降导轨(10)上,救援架(11)上设置减速滑轮(21),所述的钢丝索道(13)绕过减速滑轮(21),两端各连接一安全座椅(14),其在各安全座椅(14)上设有安全带(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升降导轨、救援装置;
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17)、以及设置在底盘(17)上的电动机(4)、减速箱(5)、棘轮(6)和钢丝滚筒(7);其中电动机(4)依次连接减速箱(5)和棘轮(6),所述的钢丝滚筒(7)与棘轮(6)均固定在减速箱(5)的低速输出轴上;
所述的升降导轨包括钢丝绳(8)、承重导轨(16)、滑轮(9)、升降导轨(10),所述的承重导轨(16)底部固定在底盘(17)上,顶部设置滑轮(9),所述的钢丝绳(8)一端缠绕在钢丝滚筒(7)上,另一端连接多级升降导轨(10);
所述的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架(11)、钢丝索道(13)、安全座椅(14)、安全带(15)、减速滑轮(21);所述的救援架(11)设置在最上端的升降导轨(10)上,救援架(11)上设置减速滑轮(21),所述的钢丝索道(13)绕过减速滑轮(21),两端各连接一安全座椅(14),其在各安全座椅(14)上设有安全带(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7)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杆a(2)连接螺纹支撑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7)下还设有万向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导轨(10)包括底座,支撑杆、伸缩绳和顶部滑轮,钢丝绳(8)连接第一级升降导轨(10)的底座(101),第一级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杰孙兆星李兆进郭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