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运动平台、治疗桶、支撑椅、成型固定组件;运动平台为多层结构,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治疗桶竖直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患者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椅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调整患者与所述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成型固定组件用于将患者固定于治疗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人体固定支撑的装置,对处于站立或坐立姿态下的人体进行支撑固定。该装置可在某些治疗或检查时(如放射治疗)恢复并固定患者的体位,保证治疗或检查位置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治疗或检查过程中,需要对坐立或站立的患者进行固定,一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将固定后的患者进行旋转,例如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放射治疗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基于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光子和电子线放疗,而基于同步或回旋加速器技术的质子、重离子射线放疗也开始得到逐步应用,研究表明,质子、重离子放疗效果优于光子、电子放疗,尤其是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后者。在基于直线加速器放疗技术的放射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一般平躺于治疗床上,使用热塑网或热塑膜等摆位附件对肿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加速器机架来实现围绕靶区的多角度固定野或连续角度旋转照射,达到剂量集中于靶区和降低周边危及器官受量的目的;除此之外,使用直线加速器的机载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对患者进行图像引导放疗,是提高摆位精度的有效办法。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是需要旋转加速器机架,目前直线加速器的机架重量多小于1吨,实现机械转动相对比较容易。而质子、重离子放疗所需要的同步加或回旋加速器的机架重量则达到数百吨,以目前的技术实现机架精确转动会非常复杂和困难,而且成本极高昂。由于这个原因,该类型加速器有采用机架固定的射束照射方式。在使用传统治疗床的支撑固定方式下,由于治疗床仅支持水平状态,在机架无法转动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机房内安装固定的极少几个角度进行固定野照射,而旋转野照射、CBCT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则直接无法应用,造成照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患者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运动平台、治疗桶、支撑椅、成型固定组件;所述运动平台为多层结构,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所述治疗桶竖直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患者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椅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调整患者与所述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所述成型固定组件用于将患者固定于治疗桶内。优选地,所述运动平台为双层结构,所述上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维方向平移和倾斜,所述下层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旋转;或者所述运动平台为三层结构,最下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实现升降,中层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旋转,上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维方向平移和倾斜。优选地,所述治疗桶包括前桶和后桶,所述后桶竖直固定于所述运动平台上,所述前桶通过连接转轴固定于后桶上,所述前桶可自由开合。优选地,包括:所述后桶顶部装有把手,用于患者抓握,高度位置可调,所述把手装有一组或多组压力传感器,用于识别患者抓握位置及抓握力度。优选地,所述治疗桶的桶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所述成型固定组件的辅助散热、辅助固定和位置定位优选地,所述治疗桶的桶壁内侧设有一组或多组插槽,用于插入隔板和固定袋。优选地,所述隔板呈月牙状,厚度小于插槽厚度,所述隔板外缘与所述治疗桶的桶壁形状一致,内缘成弧形。优选地,所述支撑椅包括:坐垫、支撑杆及踏台,其中,所述坐垫与支撑杆可分离,所述踏台内径大于支撑杆直径,从而使所述踏台套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升降功能;所述的踏台具有多种高度;所述踏台装有一组或多组压力传感器,用于识别患者踩踏位置。优选地,所述成型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袋、发泡胶和呼气面罩。优选地,所述固定袋分别安装于前桶和后桶,所述固定袋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为半圆形,前表面为平面,后表面与所述治疗桶的桶壁形状一致;所述固定袋的上下边沿部分加装固定筋,外沿加装刚性固定筋和内沿加装柔性固定筋。优选地,所述刚性固定筋,呈月牙状,其外缘与桶壁形状一致,宽度与插槽一致,厚度小于插槽厚度,可插入插槽中。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这种桶式患者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射束的放射治疗,大大简化现有放射治疗设备的结构,降低放射治疗设备成本;可大大提高放射治疗时病人体位摆放的灵活性;可实现多种放射治疗照射技术。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患者站立姿态下,本技术装置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患者站立姿态下,本技术装置关闭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患者坐立姿态下,本技术装置打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是患者坐立姿态下,本技术装置关闭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101上层运动平台;102下层运动平台;201前桶;202后桶;203连接转轴;204圆孔;205隔板;206把手;207插槽;301坐垫;302支撑杆;303踏台;401固定袋;402发泡成型袋;403面罩;404呼气袋;405凸起;407刚性固定筋;408柔性固定筋;5患者;601kV辐射源;602kV探测板;7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平台、治疗桶、支撑椅、成型固定组件;/n所述运动平台为多层结构,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n所述治疗桶竖直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患者进行支撑固定;/n所述支撑椅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调整患者与所述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n所述成型固定组件用于将患者固定于治疗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平台、治疗桶、支撑椅、成型固定组件;
所述运动平台为多层结构,用于驱动治疗桶沿多维方向运动;
所述治疗桶竖直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对站立或坐立姿态的患者进行支撑固定;
所述支撑椅安装于所述运动平台上,用于调整患者与所述治疗桶的相对位置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支撑;
所述成型固定组件用于将患者固定于治疗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为双层结构,上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维方向平移和倾斜,下层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旋转;或者所述运动平台为三层结构,最下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实现升降,中层平台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旋转,上层平台通过丝杠机构或并联机构实现多维方向平移和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桶包括前桶和后桶,所述后桶竖直固定于所述运动平台上,所述前桶通过连接转轴固定于后桶上,所述前桶可自由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后桶顶部装有把手,用于患者抓握,高度位置可调,所述把手装有一组或多组压力传感器,用于识别患者抓握位置及抓握力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桶的桶壁设有通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荣,李明辉,李刚健,牛传猛,徐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戴建荣,李明辉,李刚健,牛传猛,徐慧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