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6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托块,所述托块靠近底板中部的一侧为圆弧形,且托块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均匀分布圆柱形的通槽,固定部之间连接有热塑性体膜,装置使用时,患者平躺在底板上,并将患肢放置在托块上,使得膝关节正好在托块的拐点上,同时调整热塑性体膜的位置,使得热塑性体膜正好承托在患者脚踝的下端,患者脚踝的软组织相对较少,此时患者的患肢不宜移动,使得放射治疗的精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放射治疗中,患者的体位稳定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要求患者采用仰卧位姿势,使用体模固定后进行照射。对患者下肢关节处进行放射治疗时,一般利用热塑模对患者的整个腿部进行固定,由于腿部软组织较多,软组织被挤压时,腿部位置会发生细微的改变,在放射治疗中容易发生体位固定偏差,导致热塑模固定时精准度差,影响放射治疗效果,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托块,底板与托块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所述托块靠近底板中部的一侧为圆弧形,且托块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部,固定部与托块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均匀分布圆柱形的通槽,固定部之间连接有热塑性体膜,所述热塑性体膜包括U型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网面,且基座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通槽之间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中部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真空垫固定块,所述真空垫固定块为半球形。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底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块为圆柱形,且托块的下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二卡块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外侧还胶接有橡胶层。优选的,所述托块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固定部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包括圆柱形的杆体,杆体的直径小于通槽的直径,杆体的下端设置有倒置的圆锥形的凸块,所述凸块最上端的直径大于杆体的直径,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凸环,且杆体的上的设置有抓持部,凸块、凸环、抓持部与杆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杆体的材质为碳纤维。优选的,所述真空垫固定块的直径为4cm-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装置使用时,患者平躺在底板上,并将患肢放置在托块上,使得膝关节正好在托块的拐点上,同时调整热塑性体膜的位置,使得热塑性体膜的网面正好承托在患者脚踝的下端,利用热塑性体膜对患者的脚踝进行固定,患者脚踝的软组织相对较少,此时患者的患肢不宜移动,使得放射治疗的精准度高。2、装置使用时,通过真空垫配合真空垫固定块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使得患者的身体不易移动,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托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托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热塑性体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的第一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托块、3固定部、4第一卡块、5热塑性体膜、6第二卡块、7真空垫固定块、8凹槽、9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长度为1.6m-2m,宽度为60cm-80cm,厚度为3cm-6cm,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托块2,托块2为中空结构,托块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底板1与托块2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所述托块2靠近底板1中部的一侧为圆弧形,且托块2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部3,固定部3为长条形,固定部3与托块2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3上开设有均匀分布圆柱形的通槽9,固定部3之间连接有热塑性体膜5,所述热塑性体膜5包括U型的基座,基座的开口处朝向托块2的弧形部,基座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者碳纤维,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网面,网面的材质为低温热塑膜,且基座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通槽9之间连接有第一卡块4,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真空垫固定块7,所述真空垫固定块7为半球形,真空垫固定块的直径为4cm-5cm。进一步的,底板1上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块6,所述第二卡块6为圆柱形,第二卡块6与底板1一体成型,且托块2的下端面开设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二卡块6相适配,将第二卡块6插入到卡槽内,能够对托块2进行固定,底板1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4-8组第二卡块6,选用不同的第二卡块6可以使得托块2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满足患者的体位或者便于对患者的不同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的,第二卡块6的外侧胶接有橡胶层,橡胶层能够增加第二卡块6与卡槽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托块2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的凹槽8,所述凹槽8位于固定部3之间,实施例中采用了3-5种不同规格的托块2,不同托块2的长度、高度不同,托块2长度范围为50cm-90cm,托块2高度的范围为30cm-60cm,托块2上的弧形部跟随托块2的变化而变化,同样的凹槽8的深度以及开口处的宽度跟随托块2尺寸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选择合适的托块2,使得凹槽8能够与患者的小腿更加贴合,使得患者的小腿不易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块4包括圆柱形的杆体,杆体的直径小于通槽9的直径,杆体的下端设置有倒置的圆锥形的凸块,所述凸块最上端的直径大于杆体的直径,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凸环,且杆体的上的设置有抓持部,凸块、凸环、抓持部与杆体一体成型,所述杆体的材质为碳纤维,当第一卡块4插入到通孔与通槽9之间时,凸块的上端面正好与托块2的内壁相接触,凸环的下端面正好与热塑性体膜5的基座相接触。本实施例中,装置使用时,患者平躺在底板1上,并将患肢放置在托块2上,使得膝关节正好在托块2的拐点上,同时调整热塑性体膜5的位置,热塑性体膜5通过第一卡块4与固定部3相连接,固定部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槽9,第一卡块4插入到通槽9后,能够使得热塑性体膜5被固定,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的长度来调节热塑性体膜5的位置,使得热塑性体膜5的网面正好承托在患者脚踝的下端,利用热塑性体膜对患者的脚踝进行固定,患者脚踝处相对于患者腿部的其他位置软组织相对较少,减少因为软组织受到挤压而导致患肢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使得患肢不容易晃动,且患者脚踝处尺寸相对较小,便于热塑性体膜5的成型,节省术前准备时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托块(2),底板(1)与托块(2)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所述托块(2)靠近底板(1)中部的一侧为圆弧形,且托块(2)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部(3),固定部(3)与托块(2)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3)上开设有均匀分布圆柱形的通槽(9),固定部(3)之间连接有热塑性体膜(5),所述热塑性体膜(5)包括U型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网面,且基座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通槽(9)之间连接有第一卡块(4),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真空垫固定块(7),所述真空垫固定块(7)为半球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托块(2),底板(1)与托块(2)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所述托块(2)靠近底板(1)中部的一侧为圆弧形,且托块(2)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部(3),固定部(3)与托块(2)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3)上开设有均匀分布圆柱形的通槽(9),固定部(3)之间连接有热塑性体膜(5),所述热塑性体膜(5)包括U型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网面,且基座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通槽(9)之间连接有第一卡块(4),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真空垫固定块(7),所述真空垫固定块(7)为半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下肢放射治疗用腿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卡块(6),第二卡块(6)与底板(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卡块(6)为圆柱形,且托块(2)的下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二卡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