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
,具体为颈椎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会对颈椎造成负担,所以在上班族和青年人群体中颈椎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颈背酸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一旦患上颈椎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预防颈椎病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对颈椎部位进行按摩,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现在,对颈椎部位进行按摩主要采用人工按摩的方式和借助按摩器械两种方式,但是人工按摩需要时间,且需要比较专业的按摩手法,大部分人无法经常人工按摩,因此,上班族多选用颈椎按摩器械,戴上后即可按摩,不影响做其他事情。现有技术中的颈椎按摩器组装时多使用胶水粘接,不环保且组装不便,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且按摩体验有待提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携带方便且使用更舒适的颈椎按摩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颈椎按摩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1.颈椎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遥控器(4)、弹性调节单元(5)、电极座单元(6),所述主壳体(1)为弧形结构,且主壳体(1)内侧与两片弧形下壳(8)卡扣连接,所述主壳体(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可分离连接,所述主壳体(1)内侧两片弧形下壳(8)间隙位置设置有弹性调节单元(5),所述弧形下壳(8)内侧开设有安装槽且通过安装槽与电极座单元(6)固定连接,所述左夹持臂(2)外侧与遥控器(4)可分离连接,所述主壳体(1)内侧设置有一条主导线且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内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副导线,主 ...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遥控器(4)、弹性调节单元(5)、电极座单元(6),所述主壳体(1)为弧形结构,且主壳体(1)内侧与两片弧形下壳(8)卡扣连接,所述主壳体(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可分离连接,所述主壳体(1)内侧两片弧形下壳(8)间隙位置设置有弹性调节单元(5),所述弧形下壳(8)内侧开设有安装槽且通过安装槽与电极座单元(6)固定连接,所述左夹持臂(2)外侧与遥控器(4)可分离连接,所述主壳体(1)内侧设置有一条主导线且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内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副导线,主导线和副导线通过连接件(7)形成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臂(2)包括左夹持臂下壳(21)、左夹持臂上盖(22)、PLC控制器(23)和第一数据收发模块(24),所述左夹持臂下壳(21)与左夹持臂上盖(22)卡扣连接且内部为空腔,所述左夹持臂(2)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23)、第一数据收发模块(24),所述PLC控制器(23)与第一数据收发模块(2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持臂(3)包括右夹持臂下壳(31)、右夹持臂上盖(32)、绝缘隔离板(33)、第一充电电池(34)、第一充电口(35)和按键(36),所述右夹持臂下壳(31)与右夹持臂上盖(32)卡扣连接且内部为空腔,所述右夹持臂(3)内部设置有第一充电电池(34)且底部设置有第一充电口(35),所述右夹持臂(3)内部设置有绝缘隔离板(33),所述右夹持臂上盖(32)外侧设置有按键(36),所述第一充电电池(34)与第一充电口(35)连接,所述按键(36)与PLC控制器(2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4)包括遥控器底壳(41)、遥控器上盖(42)、遥控器按键(43)、第二充电电池(45)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