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5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透明的管体,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管体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管体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对应的阀板,阀板与管体内孔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病人下床活动时容易造成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床旁负压连接接头一般指的是用于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管与血浆引流管之间的连接通道,可有效的保持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出创腔中的渗血、渗液。然而现有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大多采用玻璃接头连接各管道,这种连接头,病员下床活动不便,且下床后引流管道未完全封闭,易造成感染。且玻璃接头两头较尖较小,遇引流液粘稠易造成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病人下床活动时容易造成感染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包括透明的管体,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管体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管体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对应的阀板,阀板与管体内孔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进一步地,转动杆位于管体外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转动手柄。通过转动手柄便于在旋转转动杆时握持,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地,转动杆与管体的管壁间隙配合,转动杆与管体的管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橡胶密封圈来密封转动杆与管壁之间的间隙,提高本接头的密封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阀板为圆板,密封垫固定于阀板的外圆柱面上。圆板与管体内孔壁接触,通过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垫密封,防止人体组织液从负压管中流出,也防止外部的细菌、尘土进入病人的创腔中引起感染。进一步地,转动杆固定于阀板的直径线上。使得在打开或关闭阀板时,阀板是绕着其中轴线转动,使得阀板不管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能在转动较小角度下进行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转换,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地,连接头为固定于管体两端的锥管部,锥管部上设置有呈螺旋形缠绕且向外侧凸出的防滑纹。防滑纹能够防止连接的负压管脱落,防滑纹呈螺旋缠绕,便于在连接时能够通过转动来使负压管从锥管部的小径端移动到大径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连接的便利性。进一步地,管体、转动杆和阀板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不易破碎,病人下床活动过程中不会造成本接头的破碎,使病人活动更加自由、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方案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连接负压管和引流管时连接和拆卸方便,在病人下床活动过程中,旋转转动杆带动阀板密封管体内孔后,将本接头从靠近负压产生装置一端的负压管上脱离,使本接头悬挂在位于人体一侧的引流管上,能够有效防止病人在活动过程中体液流出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能防止周围环境给病人的创腔造成感染,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床旁负压连接接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阀板打开状态图。其中,1、管体;11、管体内孔;2、连接头;21、锥管部;22、防滑纹;3、转动杆;4、阀板;41、密封垫;5、转动手柄;6、橡胶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该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包括透明的管体1,管体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为固定于管体1两端的锥管部21,锥管部21上设置有呈螺旋形缠绕且向外侧凸出的防滑纹22,防滑纹22为弧形凸起,且与锥管部21的外壁面圆滑连接。如图2所示,管体1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位于管体1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11对应的阀板4,阀板4与管体内孔11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41。转动杆3位于管体1外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转动手柄5。转动杆3与管体1的管壁间隙配合,转动杆3与管体1的管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6。阀板4为圆板,密封垫41固定于阀板4的外圆柱面上。转动杆3固定于阀板4的直径线上。管体1、转动杆3、阀板4、转动手柄5的材质均为塑料,且优选聚丙烯(PP)塑料。使用时,将两端的连接头2分别连接引流管和负压管,一端的引流管通入人体的创腔中并固定在人体上,另一端的负压管连接负压产生装置。病人躺在病床上,通过负压产生装置产生的负压将创腔中的体液吸走,此时本接头中的阀板4是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即阀板4是在图2的基础上旋转90°后成为一个立在管体内孔11中间的圆形板,此时创腔中的体液从阀板4两侧的通道流出。如果病人需要下床活动,将连接负压产生装置的负压管从本接头上旋转取下,握住转动手柄5转动阀板4,使阀板4成为图2中的状态来密封管体内孔11,然后采用医用棉签蘸取消毒液对管体内孔11和阀板4上的体液进行清理。可以采用胶布将本接头固定在人体上,避免在病人活动过程中产生垂坠感,不舒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管体(1)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位于管体(1)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11)对应的阀板(4),所述阀板(4)与所述管体内孔(11)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管体(1)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位于管体(1)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11)对应的阀板(4),所述阀板(4)与所述管体内孔(11)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位于所述管体(1)外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转动手柄(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与管体(1)的管壁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3)与所述管体(1)的管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莎莎肖红英尹媛陈晓芳杨琴刘思思张悦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