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俊芝专利>正文

痤疮涂药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4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痤疮涂药仪,有效的解决了涂药过程中会有细菌感染,治疗痤疮的药液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并且涂液过程比较麻烦,不能随时进行痤疮的涂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下方设有一个第二带轮,第二带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柱体,柱体下方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下方设有进气机构,进气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液盒,储液盒内设有软管,滚轮转动形成软管喷药液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帮助患者更方便的进行痤疮涂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痤疮涂药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痤疮涂药仪。
技术介绍
痤疮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发生于面部,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目前现在的主要的外部治疗方式就是用手在脸上涂抹治疗痤疮的药液,但是手部清理不干净会有细菌,细菌会感染痤疮创口,引起严重的感染,或者将棉签在药液里浸湿,然后在脸上进行涂抹,涂药过程比较麻烦,不能随时进行痤疮的涂药,这样的涂药方式显然不适合用于痤疮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痤疮涂药仪,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涂药过程中会有细菌感染,治疗痤疮的药液不能充分发挥药效,并且涂液过程比较麻烦,不能随时进行痤疮的涂药,帮助患者更方便的进行痤疮涂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痤疮涂药仪,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7),滚轮(7)的左侧设有一个可随滚轮(7)转动的第一带轮(5),第一带轮(5)的下方通过皮带(4)连接有一个第二带轮(15),第二带轮(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柱体(16),柱体(16)上铰接有一个第一连杆(17);/n所述壳体(2)内设有一个活塞筒(19),活塞筒(19)内设有一个可在活塞筒(19)内上下滑动的活塞(20),活塞(20)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杆(18)...

【技术特征摘要】
1.痤疮涂药仪,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左右对称排布,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10)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7),滚轮(7)的左侧设有一个可随滚轮(7)转动的第一带轮(5),第一带轮(5)的下方通过皮带(4)连接有一个第二带轮(15),第二带轮(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柱体(16),柱体(16)上铰接有一个第一连杆(17);
所述壳体(2)内设有一个活塞筒(19),活塞筒(19)内设有一个可在活塞筒(19)内上下滑动的活塞(20),活塞(20)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杆(18),推杆(18)的上端铰接于第一连杆(17)的下端,活塞筒(19)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气管(22),进气管(22)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储液盒(1),储液盒(1)内设有一个软管(12),滚轮(7)转动形成软管(12)喷药液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痤疮涂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轴(38),转动轴(38)左侧面设有一个齿轮槽(35),第一带轮(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6),齿轮(6)和齿轮槽(35)相互啮合,滚轮(7)转动形成第一带轮(5)转动的结构,转动轴(38)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进液管(8),第一进液管(8)均匀连接有若干扩散管(36),扩散管贯穿转动轴(38),滚轮(7)材质为药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痤疮涂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10)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块(9),两个夹紧块(9)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芝
申请(专利权)人:侯俊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