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大气探测技术领域。该能见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风速和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将所述大气参数输入5至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本实施例可以灵活地获得大气能见度,并且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见度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大气探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大气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一般定义为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地面水平距离。随时随地的监控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对于交通安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是在气象观测站安装激光散射仪,通过激光散射仪检测大气能见度。其中,激光散射仪包括发射端和与发射端具有一定距离的接收端,且发射端和接收端呈一定角度。发射端发射出激光,激光通过大气散射,使得一部分光经过折射后被接收端接收到,根据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的能量计算出大气消光系数,然后根据大气消光系数反演出大气能见度。然而,由于激光散射仪安装过程复杂,且设备昂贵。导致采用上述方法获取大气能见度的灵活性较差,不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方法中存在的获取大气能见度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大气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目标区域的风速和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将大气参数输入至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能见度分析模型的个数为多个,且,每个能见度分析模型与不同的大气相对湿度区间相对应;将大气参数输入至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湿度区间;根据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湿度区间,从多个能见度分析模型中确定出目标能见度分析模型;将大气参数输入至目标能见度分析模型。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样本集,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每个样本包括待拟合大气参数以及与各待拟合大气参数对应的真实能见度,其中,待拟合大气参数包括待拟合气溶胶质量浓度、待拟合风速和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对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能见度分析模型。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能见度分析模型,包括:根据样本中的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将样本集划分成多个样本子集,每个样本子集包括多个样本,且,每个样本子集中的样本包括的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相对湿度区间相同;对每个样本子集中的样本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与多个样本子集一一对应的多个能见度分析模型。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样本集,包括:获取初始样本集,初始样本集包括多个初始样本,初始样本包括初始大气参数,初始大气参数包括初始气溶胶质量浓度、初始风速和初始大气相对湿度;对初始样本集中异常的初始样本进行剔除处理,得到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根据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获取样本集。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获取样本集,包括:获取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中每一初始样本的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对于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中每一初始样本,根据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从气象站采集到的能见度数据集中确定与初始样本对应的真实能见度;基于剔除处理后的初始样本集中初始样本以及与初始样本对应的真实能见度获取样本集。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质量浓度包括PM0.1浓度,PM2.5浓度和PM10浓度。一种能见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大气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目标区域的风速和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测量模块,用于将大气参数输入至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大气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目标区域的风速和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将大气参数输入至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大气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目标区域的风速和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将大气参数输入至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上述能见度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灵活地获得大气能见度。该能见度测量方法中,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其中,大气参数包括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目标区域的风速和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同时,计算机设备还可以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计算机设备可以将大气参数输入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本实施例中,仅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风速和大气相对湿度就可以得到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而获取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风速和大气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较为简便的传感器采集到,传感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散射仪更便宜,因此降低了测量能见度的成本,并且可以灵活地获得大气能见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见度测量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建能见度分析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样本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异常的初始样本进行剔除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建多个能见度分析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大气相对湿度选择能见度分析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见度测量装置的模块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大气能见度是气象观测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它是指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的最大距离。大气能见度可以分为白天能见度和夜间能见度。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夜间能见度则包括以下两种定义,一种是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另一种是中等强度的放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随时随地的监控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对于交通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风速和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n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n将所述大气参数输入至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见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大气参数,所述大气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气溶胶质量浓度、所述目标区域的风速和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
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
将所述大气参数输入至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得到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能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的个数为多个,且,每个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与不同的大气相对湿度区间相对应;所10述将所述大气参数输入至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湿度区间;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湿度区间,从多个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中确定出目标能见度分析模型;
将所述大气参数输入至所述目标能见度分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构建的能见度分析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样本集,所述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每个所述样本包括待拟合大气参数以及与各所述待拟合大气参数对应的真实能见度,其中,所述待拟合大气参数包括待拟合气溶胶质量浓度、待拟合风速和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
对所述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样本集中的样本25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包括:
根据样本中的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将所述样本集划分成多个样本子集,每个所述样本子集包括多个样本,且,每个所述样本子集中的样本包括的待拟合大气相对湿度所处的大气相对湿度区间相同;
对每个所述样本子集中的样本进行拟合分析,通过拟合分析构建与所述多个样本子集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能见度分析模型。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明,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