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和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引风扇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检测腔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导风罩,通过风扇将气体经由导风罩引入壳体内,最大限度地收集周围环境的易燃易爆气体,扩大检测范围,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和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易燃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和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X光行李安检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装在拱门上的射线源发射X光对随传送带运动经过拱门的行李进行检测,以探测其中是否携带有管制刀具之类的小型金属武器。但是,传统的X光行李安检机无法对行李中是否携带有易燃易爆液体进行检测。而在传统的X光行李安检机上集成一个常规检测装置,待测行李由设备下方通过,尽管行李上沾染的易燃易爆物分子会自然上升,但对于行李远离检测装置一侧检测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和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导风罩、检测机构;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引风扇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检测腔内。优选地,所述导风口位于引风扇一侧。优选地,所述导风腔包括用于容纳引风扇的第一腔室和用于导风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依次连通,所述引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侧壁,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远离所述第一腔室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向靠近所述导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优选地,检测机构朝向所述导风口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引风扇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检测腔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导风罩,通过风扇将气体经由导风罩引入壳体内,最大限度地收集周围环境的易燃易爆气体,扩大检测范围,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行李传送带、安装架;所述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位于行李传送带上方且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引风口朝向行李传送带设置。优选地,所述引风口和所述导风口沿行李传送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的B-B面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的B-B面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导风罩2、检测机构3;壳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2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2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4,引风扇4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检测机构3位于所述检测腔内。检测机构3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例如,可使用日本NEMOTO可燃气体传感器NAP-50,热线型可燃气体传感器MR511,日本费加罗FIGARO甲醛传感器TGS26022等。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引风扇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检测腔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导风罩,通过风扇将气体经由导风罩引入壳体内,最大限度地收集周围环境的易燃易爆气体,扩大检测范围,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口位于引风扇4一侧,空气在引风扇的作用下引入引风腔内,然后随着引风扇的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导风口排出,保证空气快速高效流入检测腔内。在导风腔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所述导风腔包括用于容纳引风扇4的第一腔室51和用于导风的第二腔室52,所述第一腔室51和所述第二腔室52依次连通,所述引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51侧壁,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52远离所述第一腔室51一侧。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室52的内径向靠近所述导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便于空气聚拢后进入检测腔。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机构3朝向所述导风口设置,使得进入检测腔后直接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在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的具体设计方式中,还包括行李传送带20、安装架30;所述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位于行李传送带20上方且安装在安装架30上,所述引风口朝向行李传送带20设置。本实施例的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当行李随传送带运动到其下方时,行李沾染或溢散出的易燃易爆物气体分子自然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为了加快探测区域内的气体流动,缩短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的反应时间,在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面对行李的一面开有吸气孔,开始工作时会将吸气孔前方的空气吸到装置内部,经过导风罩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易燃易爆物气体分子,设备则会发出报警信号。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所述引风口和所述导风口沿行李传送带20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使得行李随传送带移动时,气体在引风扇的作用下引入检测腔。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行李易燃易爆物检测设备,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导风罩(2)、检测机构(3);/n壳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2)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2)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4),引风扇(4)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检测机构(3)位于所述检测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导风罩(2)、检测机构(3);
壳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导风罩(2)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罩(2)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检测腔和导风腔,所述导风腔侧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引风口和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导风口,所述导风腔内设有引风扇(4),引风扇(4)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检测机构(3)位于所述检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位于引风扇(4)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燃易爆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腔包括用于容纳引风扇(4)的第一腔室(51)和用于导风的第二腔室(52),所述第一腔室(51)和所述第二腔室(52)依次连通,所述引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51)侧壁,所述导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52)远离所述第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常怀东陈强李东风余岑李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芯核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