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06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具有进气管的杯体、盖体、雾化组件,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杯体内和杯体外,进气管位于杯体外的一端上设有通气口,进气管位于杯体内的一端上设有出气口,盖体上开设有出雾口,雾化组件包括套桶,套管远离于杯体底部的一端上开设有排气口、出液口,盖体上设有进气口、封闭件,进气口处设有挡雾件。外部压缩气体从通气口进入并带走出液口处的气体,杯体底部的药液将出液口排出,药液变成雾状颗粒从出雾口排出供病人吸收;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到杯体内,出雾速率加快;当封闭件封闭于进气口时,出雾速率将减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出雾速率以适用于不同的病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
技术介绍
医用雾化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现有的雾化杯主要采用射流式雾化方式对药液进行雾化,即根据文丘里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但是,不同的病症所需要的出雾速率是不同的,而现有雾化杯的出雾速率是恒定不变的,故这种雾化杯并不能满足不同病症的需要,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能够调节出雾速率以适用于不同的病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包括具有进气管(11)的杯体(1)、封闭于杯体(1)的盖体(2)、雾化组件(3),进气管(11)的两端分别位于杯体(1)内和杯体(1)外,进气管(11)位于杯体(1)外的一端上设有通气口(12),进气管(11)位于杯体(1)内的一端上设有出气口(13),盖体(2)上开设有出雾口(21),其特征在于:雾化组件(3)包括套设在进气管(11)外且开口朝杯体(1)底部设置的套桶(31),套桶(31)的内壁和进气管(11)的外壁围成了出液腔(32),套管远离于杯体(1)底部的一端上开设有对应于出气口(13)的排气口(33)、连通于出液腔(32)的出液口(34),且套管远离于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包括具有进气管(11)的杯体(1)、封闭于杯体(1)的盖体(2)、雾化组件(3),进气管(11)的两端分别位于杯体(1)内和杯体(1)外,进气管(11)位于杯体(1)外的一端上设有通气口(12),进气管(11)位于杯体(1)内的一端上设有出气口(13),盖体(2)上开设有出雾口(21),其特征在于:雾化组件(3)包括套设在进气管(11)外且开口朝杯体(1)底部设置的套桶(31),套桶(31)的内壁和进气管(11)的外壁围成了出液腔(32),套管远离于杯体(1)底部的一端上开设有对应于出气口(13)的排气口(33)、连通于出液腔(32)的出液口(34),且套管远离于杯体(1)底部一侧的内壁抵触于进气管(11)位于杯体(1)内的一端,盖体(2)上设有进气口(22)、用于封闭进气口(22)的封闭件,进气口(22)处设有挡雾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雾件为固定在盖体(2)上且上下两侧均设有开口的挡雾筒(23),挡雾筒(23)的下侧开口对应于出液口(34),挡雾筒(23)的上侧开口对应于出雾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对流式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雾筒(2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超德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