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的预应力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的预应力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多样性、节约材料以及材料高效经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给构件在受荷载前施加预应力,不仅能够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也能提高延长结构构件的使用期限。为此,专利技术人曾申请了一种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结构及其地基处理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7868852,具体结构如图1,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土工垫和应力施加装置;所述土工垫由外而内包括土工格栅1,土工无纺织物和填充物,所述土工无纺织物布设在土工格栅1内侧,所述填充物放置在土工无纺织物内侧;其中,应力施加装置包括上、下支压板21,22和设置在上、下支压板21,22之间的用于将上、下支压板21,22拉紧的受拉构件;所述受拉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从上支压板21伸出,且连接杆的上端具有拧紧用的螺母8,连接杆的下端从下支压板22伸出,且连接杆的下端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的预应力监测方法,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包括加载预应力的受拉构件,所述受拉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之间连接有用于蓄力的弹性部件(103);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先在受拉构件上安装检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相互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分别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上;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上还连接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电容量变化的测量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的预应力监测方法,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包括加载预应力的受拉构件,所述受拉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之间连接有用于蓄力的弹性部件(103);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在受拉构件上安装检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相互平行正对设置的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分别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上;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上还连接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电容量变化的测量电路;
S2、通过测量电路实时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之间的电容量,计算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的间距,得到弹性部件(103)的实际变形量来计算预应力,从而实现预应力的监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裹体的预应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均为圆形,且二者相对的一侧分别具有整体呈圆筒状的第一极板壁(302)和第二极板壁(402),所述第一极板壁(30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极板壁(402)的内径,所述第一极板壁(302)朝向所述第二极板(401)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极板壁(402)内;所述步骤S2中,在监测前,先选取一组第一极板(301)、第一极板壁(302)、第二极板(401)和第二极板壁(402),使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同时采用测量电路对其电容量进行实施检测,确定第一极板(301)和第二极板(401)之间的间距与电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应力控制式加筋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建,崔青松,卢谅,孙志城,李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