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58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该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竖杆和若干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然后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该测温方法线路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技术介绍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应用较多,大部分已采用无线电数字化测温,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为单点式布置,即每根线上有1个传感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需要较多的测温传感器,因此存在线路繁琐、操作不便等缺陷;(2)当前测温点布置,多将传感器绑扎在钢筋上埋入到混凝土中,此种布置方式钢筋直接与基层接触贯通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厚度,后期随着钢筋的锈蚀形成渗水通道,造成地下室漏水;另外通常采用竖向绑扎在钢筋上,由于传感器自身有一定长度通常为5cm左右,竖向放置不能准确地测量该处的混凝土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传感器线路繁琐、操作不便、测温有误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该测温方法线路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竖杆,所述支撑底座与竖杆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竖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所述测温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根针脚分别与数据线的3根芯线连接;薄壁钢套管套在封装部位的芯线及温度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竖杆,所述支撑底座与竖杆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竖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所述测温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根针脚分别与数据线的3根芯线连接;薄壁钢套管套在封装部位的芯线及温度传感器上,填充材料设置于薄壁钢套管内;薄壁钢套管两端搭接在数据线的外皮上,橡胶垫设置于薄壁钢套管与数据线外皮连接处,所述热缩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数据线的外皮上及薄壁钢套管的端部;数据线位于所述测温仪器处的芯线平行于短横杆;
第二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
第三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装置中设置数据存储模块,当数据传输成功后删除相应数据;若数据传输不成功,则将数据存储至该数据存储模块中,待下次数据传输时,首先传输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李鑫奎况中华沈志勇何光辉严再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