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该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竖杆和若干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然后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该测温方法线路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技术介绍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应用较多,大部分已采用无线电数字化测温,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为单点式布置,即每根线上有1个传感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需要较多的测温传感器,因此存在线路繁琐、操作不便等缺陷;(2)当前测温点布置,多将传感器绑扎在钢筋上埋入到混凝土中,此种布置方式钢筋直接与基层接触贯通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厚度,后期随着钢筋的锈蚀形成渗水通道,造成地下室漏水;另外通常采用竖向绑扎在钢筋上,由于传感器自身有一定长度通常为5cm左右,竖向放置不能准确地测量该处的混凝土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传感器线路繁琐、操作不便、测温有误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该测温方法线路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竖杆,所述支撑底座与竖杆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竖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所述测温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根针脚分别与数据线的3根芯线连接;薄壁钢套管套在封装部位的芯线及温度传感器上,填充材料设置于薄壁钢套管内;薄壁钢套管两端搭接在数据线的外皮上,橡胶垫设置于薄壁钢套管与数据线外皮连接处,所述热缩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数据线的外皮上及薄壁钢套管的端部;所述测温仪器处的芯线平行于短横杆;第二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第三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进一步,数据采集装置中设置数据存储模块,当数据传输成功后删除相应数据;若数据传输不成功,则将数据存储至该数据存储模块中,待下次数据传输时,首先传输最新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之后在网络空闲时将已存储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数据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编号、温度数据、温度采集时间。进一步,数据采集装置预设数据采集初始时间间隔为△t0、最小时间间隔△tmin、最大时间间隔△tmax,预设升温速率k0;当实测第i次升温速率ki=k0时,第i+1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取为△ti+1=△t0;当实测第i次升温速率ki≠k0时,第i+1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ti+1为,且设定△tmin≤△ti+1≤△tmax;其中,Ti、Ti-1分别为第i次、第i-1次采集到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进一步,串联式测温装置最上层的测温仪器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的位置;混凝土终凝后,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保湿薄膜;所述的测温方法还包括,第四步,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满足要求时,采用主动控温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调节;具体包括,所述主动控温系统包括发热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保温层测温仪器,发热装置覆盖在保湿薄膜上,保温层测温仪器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与保湿薄膜之间;当测得的保温层温度与大体积混凝土最上层的测温仪器测得的温度差接近25℃时,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最上层的测温仪器与内部的测温仪器测得的温度差接近25℃时,温度调控装置控制发热装置发热,降低温差;当温差降低后,温度调控装置逐渐降低输入电流。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将测温仪器封装在数据线上,形成的串联式测温装置具有耐高温、抗破坏、抗干扰、防短路等优点,且将多个测温仪器封装在一根数据线上,可以减少数据线布设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2)采用测温装置支架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具有测温点布设均匀、操作方便等优点,且将竖向设置的测温仪器改为横向设置,可降低温度测量误差,有效提高测量精度;(3)在数据采集装置中设置数据存储模块,在数据传输出现问题时,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完整性,且仅需要较小的内存即可实现;(4)通过调节数据采集频率可使数据测量装置在保证测量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耗电量;(5)通过设置主动控温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温差,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梯度满足要求,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装置支架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装置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装置支架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数据线和测温仪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仪器封装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钢筋;10-测温装置支架;11-支撑底座;12-竖杆;13-短横杆;14-转轴;15-紧固螺栓;20-数据线;21-外皮;22-芯线;30-测温仪器;31-温度传感器;32-薄壁钢套管;33-填充材料;34-橡胶垫;35-热缩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该测温方法作进一步描述。所述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测温装置支架10包括支撑底座11和设置于支撑底座11上的竖杆12,所述支撑底座11与竖杆12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11的一端;竖杆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13。如图1所示,支撑底座11的两端设置有向下的凸沿,可以使支撑底座11更好地支撑在钢筋上,并对支撑底座1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的冲击下,造成支撑底座11较大位移。如图2所述,短横杆13通过紧固螺栓15固定在竖杆12上,通过紧固螺栓15可实现短横杆13上下间距调节并固定。结合4和图5所示,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20,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20上的若干串联连接的测温仪器30,所述测温仪器30包括温度传感器31、薄壁钢套管32、橡胶垫34和热缩套管35。所述数据线20包括封装于外皮21内的3根芯线22,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数据线位于所述测温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竖杆,所述支撑底座与竖杆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竖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所述测温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根针脚分别与数据线的3根芯线连接;薄壁钢套管套在封装部位的芯线及温度传感器上,填充材料设置于薄壁钢套管内;薄壁钢套管两端搭接在数据线的外皮上,橡胶垫设置于薄壁钢套管与数据线外皮连接处,所述热缩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数据线的外皮上及薄壁钢套管的端部;数据线位于所述测温仪器处的芯线平行于短横杆;/n第二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n第三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数字化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固定在测温装置支架上;所述测温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竖杆,所述支撑底座与竖杆底端铰接,铰接点靠近支撑底座的一端;竖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串联式测温装置的短横杆;所述串联式测温装置包括数据线,以及封装在所述数据线上的若干测温仪器,所述测温仪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薄壁钢套管、填充材料、橡胶垫和热缩套管;所述数据线包括封装于外皮内的3根芯线,其中两根为供电线,一根为数据采集线;封装部位的数据线外皮断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3根针脚分别与数据线的3根芯线连接;薄壁钢套管套在封装部位的芯线及温度传感器上,填充材料设置于薄壁钢套管内;薄壁钢套管两端搭接在数据线的外皮上,橡胶垫设置于薄壁钢套管与数据线外皮连接处,所述热缩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数据线的外皮上及薄壁钢套管的端部;数据线位于所述测温仪器处的芯线平行于短横杆;
第二步,待大体积混凝土钢筋绑扎及立模完成后,将若干设置有串联式测温装置的测温装置支架按预设间距竖直放入钢筋网中,并使支撑底座支撑于底层钢筋上,竖杆固定在上部钢筋上;
第三步,将串联式测温装置的芯线连接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频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装置中设置数据存储模块,当数据传输成功后删除相应数据;若数据传输不成功,则将数据存储至该数据存储模块中,待下次数据传输时,首先传输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李鑫奎,况中华,沈志勇,何光辉,严再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