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6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包括自左至右依次熔接的第一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微球腔、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无芯光纤微球腔和小段光子晶体光纤锥做到了在一个传感器上既有Fabry‑Perot干涉仪的功能又有Mach‑Zehnder干涉仪的功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涉仪传感器具有结构制作简单、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该传感器还可以对横向压力、温度和折射率三参数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三参数测量的Fabry-Perot/Mach-Zehnder混合型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属于光纤传感器领域。
技术介绍
光纤传感器由于传输损耗低、耐腐蚀、测量动态范围大、体积小、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以及工业和生物传感领域,特别在易燃、易爆以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光纤传感器较传统电传感器有非常大的优势。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它们可以对各种各样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例如:温度、折射率、横向压力、应变、湿度等等。这其中横向压力和折射率的测量变的越来越重要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如食品制造、桥梁检测等等)。此外,在传感领域温度一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传统的Mach-Zehnder干涉仪通过光束分束器将一根光纤的光束分到两根光纤中传播,一根为参考光纤另一根是传感光纤,然后通过光纤耦合器将两束光又合并到一根光纤中传播,由于两根光纤的光程不同在合并的光纤中会发生干涉。但是由于传统的Mach-Zehnder干涉仪不稳定很快被全光纤型Mach-Zehnder干涉仪所取代,全光纤型Mach-Zehnder干涉仪是利用纤芯与包层有效折射率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小型化的透射式干涉仪。光子晶体光纤由于其高双折射、高非线性、无截止单模传输等特点在光纤领域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光纤Fabry-Perot干涉仪是一种多光束反射式传感器,主要有腔内的两个高反射率的平行反射面组成它是一种反射式的光纤干涉仪。一般来说反射式的干涉仪在实际应用中要比透射式干涉仪方便一些。最近,各种各样的混合结构干涉仪已经被报道包括基于PDMS/硅混合结构的温度传感器、混合LPG和FBG的曲率传感器以及基于双芯光纤和微毛细管的MI/FPI混合型传感器。但是以上的传感器都遭遇一些缺点例如制造过程复杂、价格较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Fabry-Perot和Mach-Zehnder干涉仪整合在一个传感器上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可利用相位解调的方法实现了横向压力、折射率和温度三参数测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包括自左至右依次熔接的第一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微球腔、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所述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熔接处呈锥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无芯光纤微球腔通过无芯光纤制成。所述无芯光纤一端与第一单模光纤熔接,另一端通过光纤熔接机进行电弧放电,形成无芯光纤微球腔。所述无芯光纤长度为200微米。所述无芯光纤微球腔的直径大于第一、第二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的直径。所述光子晶体光纤与第二单模光纤的连接处利用光纤熔接机进行了拉锥处理,形成光子晶体-单模光纤锥。所述光子晶体光纤与第二单模光纤连接处的直径自左至中部逐渐减小,自中部向右逐渐变大。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单模光纤一端依次熔接一个无芯光纤微球腔、一段光子晶体光纤和一个光子晶体-单模光纤锥灵活的实现了在一个传感器上同时具有Fabry-Perot和Mach-Zehnder干涉仪的功能,无芯光纤微球腔由于其尺寸高于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的直径所以它的横向压力是很灵敏的。而光子晶体-单模光纤锥由于独特的锥型结构其折射率灵敏度会被极大的提高并且相位解调法被应用到此传感器中可以实现横向压力、折射率和温度的三参数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无芯光纤微球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干涉仪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和温度传感实验装置图;图4为力传感实验装置。图中:1-第一单模光纤,2-无芯光纤微球腔,3-光子晶体光纤、4-第二单模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包括自左至右依次熔接的第一单模光纤1、无芯光纤微球腔2、光子晶体光纤3和第二单模光纤4。本实施例制作时,首先将第一单模光纤1切平整待用,然后利用光纤熔接机将第一单模光纤1与无芯光纤相熔接。熔接之后将无芯光纤留存长度为200微米,在熔接机上对无芯光纤末端进行两次电弧放电,使得无芯光纤该端的二氧化硅层熔融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无芯光纤微球腔2,无芯光纤微球腔2内填充有空气。第一单模光纤1的纤芯与无芯光纤微球腔2内的空气的接触面形成反射面a,无芯光纤微球腔2内的空气与无芯光纤的二氧化硅层的接触面为反射面b。本实施例中无芯光纤微球腔2的直径大于第一、第二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3的直径。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图1的基础上又在无芯光纤微球腔2上依次熔接了一段光子晶体光纤3和第二单模光纤4,并且在光子晶体光纤3与第二单模光纤4的连接点处利用光纤熔接机进行了拉锥处理,使光子晶体光纤3和第二单模光纤4熔接处呈锥形,从而制作出了光子晶体-单模光纤锥。所述光子晶体光纤3与第二单模光纤4连接处的直径自左至中部逐渐减小,自中部向右逐渐变大。如图1所示,当入射光沿着第一单模光纤1(SMF)的纤芯传播遇到反射面a时由于纤芯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会发生菲尼尔反射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剩下的光继续向前传播当其遇到反射面b时同样的也会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剩下的光会继续向前传输。由于两束反射的光传输路径的折射率不同,当两束反射光在第一单模光纤1纤芯中再次相遇时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从而产生干涉。从上述光路传播原理来看此结构是一个Fabry-Perot干涉仪。如图2所示,当入射光沿着第一单模光纤1的纤芯传播时,遇到无芯光纤微球腔2时由于模场的不匹配一部分光会耦合进光子晶体光纤3的包层,剩下的光会继续在光子晶体光纤3的纤芯中传播。在光子晶体包层与纤芯中传播的光遇到光子晶体-单模光纤锥型区域时在光子晶体光纤3包层中的光会重新耦合回纤芯,从而在右端导出的第二单模光纤4的光纤中发生干涉。从上述的光路传播原理来看此结构是一个Mach-Zehnder干涉仪。在本实施例中,我们把Mach-Zehnder干涉仪和Fabry-Perot干涉仪结合到一个传感器中。它们各自的干涉谱线强度可以表示为:其中I1和I2分别是反射面1和2的光强;I3和I4分别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和包层中的光强;λ是真空中的波长;L1是无芯光纤微球腔的长度,L2是光子晶体光纤的长度;Δneff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和包层模式之间的有效折射率差;n是无芯光纤微球腔中空气的折射率。混合之后的输出光强可以表示为:I=IFP+IMZ(3)利用本实施例的干涉仪传感器,进行折射率和温度的传感特性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当测量折射率的时候我们就把传感器结构放在折射率液中,如图3左下角所示;而在进行温度传感实验的时候我们把传感器结构放在一个温度箱中,如图3右下角所示。在折射率传感实验中,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左至右依次熔接的第一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微球腔、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所述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熔接处呈锥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左至右依次熔接的第一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微球腔、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所述光子晶体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熔接处呈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芯光纤微球腔通过无芯光纤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芯光纤一端与第一单模光纤熔接,另一端通过光纤熔接机进行电弧放电,形成无芯光纤微球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参数测量的混合结构干涉仪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泳锋刘博吴婧赵立龙孙婷婷毛雅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