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紫英专利>正文

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它由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组成;在吸痰管的上面设有刻度的量痰池,可以较好的读出吸出的痰液的量,为医生的进一步用药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消除了护理人员的迷茫;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在偶遇停电紧急事件或者痰液十分粘稠电动负压无法吸出时,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较好的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
技术介绍
:咳嗽咳痰是呼吸内科病人的常见症状,而伴随着感染加重,痰液增多变粘稠,难以咳出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成为了首要的护理措施。对于痰量较多而咳嗽反射弱的患者,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医嘱会给予机械吸痰;而观察痰液的性状和痰量则是护理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的一项,也是病情观察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传统的一次性吸痰管或者密闭式吸痰管都是通过连接负压吸引装置,通过固定设定的压力为病人吸痰,痰液被直接吸入负压引流瓶内,无法准确的观察到本次抽吸的痰液的性状和痰量。另外在偶遇停电紧急事件或者痰液十分粘稠电动负压无法吸出时,到时医疗事故的发送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另外在偶遇停电紧急事件或者痰液十分粘稠电动负压无法吸出时,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它由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三个部件组成;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由常规负压部1-1和人工负压部1-2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上设有中空引流通道1-3,中空引流通道1-3的人工负压部1-2部位下方设有人工负压痰池口1-2-1;所述人工负压量痰池2由负压痰池2-1和人工负压器2-2组成;所述负压痰池2-1由套环部2-1-1和刻度痰池管2-1-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人工负压器2-2安装在刻度痰池管2-1-2内可灵活伸缩;所述套环部2-1-1上设有套环通孔2-1-1-1,套环通孔2-1-1-1的下方设有分流口2-1-1-1-1;所述套环通孔2-1-1-1套装在人工负压部1-2的外围上,其中将人工负压痰池口1-2-1和分流口2-1-1-1-1对其并采用胶水密封;所述吸痰管3的左端安装在中空引流通道1-3内的末端部位;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环2-1-2-1;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内中空2-1-2-2通过分流口2-1-1-1-1、人工负压痰池口1-2-1与中空引流通道1-3相连通;所述人工负压器2-2由负压伸缩器2-2-1和硅胶环2-2-2组成,所述负压伸缩器2-2-1上设有硅胶环卡槽2-2-1-1,硅胶环2-2-2上设有内孔2-2-2-1;硅胶环2-2-2通过内孔2-2-2-1套装在硅胶环卡槽2-2-1-1里。本技术为了实现引流功能,设有吸痰管3,并在吸痰管3上设有入痰中空通道3-1,在入痰中空通道3-1的末端处设有入痰孔3-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在吸痰管的上面设有刻度的量痰池,可以较好的读出吸出的痰液的量,为医生的进一步用药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消除了护理人员的迷茫;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另外在偶遇停电紧急事件或者痰液十分粘稠电动负压无法吸出时,还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负压抽吸痰液,帮助患者接除危急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标记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标记2-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标记2-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标记2-2-1的结构示意剖面图。附图7是本技术标记2-2-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标记3的结构示意剖面图。附图9是本技术主体结构标记的剖面示意图。附图10是本技术主要功能标记的结构示意剖面图。附图标记名称说明:双负压吸痰头1;常规负压部1-1;常规负压管接头口1-1-1;人工负压部1-2;人工负压痰池口1-2-1;中空引流通道1-3;人工负压量痰池2;负压痰池2-1;套环部2-1-1;套环通孔2-1-1-1;分流口2-1-1-1-1;刻度痰池管2-1-2;刻度环2-1-2-1;内中空2-1-2-2;人工负压器2-2;负压伸缩器2-2-1;硅胶环卡槽2-2-1-1;硅胶环2-2-2;内孔2-2-2-1;吸痰管3;入痰中空通道3-1;入痰孔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由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它由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三个部件组成;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由常规负压部1-1和人工负压部1-2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上设有中空引流通道1-3,中空引流通道1-3的人工负压部1-2部位下方设有人工负压痰池口1-2-1;所述人工负压量痰池2由负压痰池2-1和人工负压器2-2组成;所述负压痰池2-1由套环部2-1-1和刻度痰池管2-1-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人工负压器2-2安装在刻度痰池管2-1-2内可灵活伸缩;所述套环部2-1-1上设有套环通孔2-1-1-1,套环通孔2-1-1-1的下方设有分流口2-1-1-1-1;所述套环通孔2-1-1-1套装在人工负压部1-2的外围上,其中将人工负压痰池口1-2-1和分流口2-1-1-1-1对其并采用胶水密封;所述吸痰管3的左端安装在中空引流通道1-3内的末端部位;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环2-1-2-1;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内中空2-1-2-2通过分流口2-1-1-1-1、人工负压痰池口1-2-1与中空引流通道1-3相连通;所述人工负压器2-2由负压伸缩器2-2-1和硅胶环2-2-2组成,所述负压伸缩器2-2-1上设有硅胶环卡槽2-2-1-1,硅胶环2-2-2上设有内孔2-2-2-1;硅胶环2-2-2通过内孔2-2-2-1套装在硅胶环卡槽2-2-1-1里。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三个部件组成,三个部件连接后采用胶水密封;本技术所述的双负压吸痰头1是指:自吸式双负压引流头;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安装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人工负压量痰池2是指:痰液置放计量池,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具体采用透明医用塑胶制作,通过负压吸收痰液流进量痰池2可以较好的观察性状和痰量;通过手动产生负压吸收痰液至计量池;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安装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其安装位置剖面图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吸痰管3是指:医用吸痰软管;其结构如附图8所示;其安装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常规负压部1-1是指:双负压吸痰头1的自动负压部位;其上设有负常规负压管接头口1-1-1;其设计如附图2中标记1-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常规负压管接头口1-1-1是指:常规负压部1-1上的接口;常规负压是指通过负压设备产生负压;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是它由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组成;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由常规负压部(1-1)和人工负压部(1-2)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上设有中空引流通道(1-3),中空引流通道(1-3)的人工负压部(1-2)部位下方设有人工负压痰池口(1-2-1);所述人工负压量痰池(2)由负压痰池(2-1)和人工负压器(2-2)组成;所述负压痰池(2-1)由套环部(2-1-1)和刻度痰池管(2-1-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人工负压器(2-2)安装在刻度痰池管(2-1-2)内可灵活伸缩;所述套环部(2-1-1)上设有套环通孔(2-1-1-1),套环通孔(2-1-1-1)的下方设有分流口(2-1-1-1-1);所述套环通孔(2-1-1-1)套装在人工负压部(1-2)的外围上,其中将人工负压痰池口(1-2-1)和分流口(2-1-1-1-1)对其并采用胶水密封;所述吸痰管(3)的左端安装在中空引流通道(1-3)内的末端部位;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环(2-1-2-1);所述刻度痰池管(2-1-2)的内中空(2-1-2-2)通过分流口(2-1-1-1-1)、人工负压痰池口(1-2-1)与中空引流通道(1-3)相连通;所述人工负压器(2-2)由负压伸缩器(2-2-1)和硅胶环(2-2-2)组成,所述负压伸缩器(2-2-1)上设有硅胶环卡槽(2-2-1-1),硅胶环(2-2-2)上设有内孔(2-2-2-1);硅胶环(2-2-2)通过内孔(2-2-2-1)套装在硅胶环卡槽(2-2-1-1)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人工辅助负压及痰量量重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是它由双负压吸痰头(1)、人工负压量痰池(2)、吸痰管(3)组成;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由常规负压部(1-1)和人工负压部(1-2)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双负压吸痰头(1)上设有中空引流通道(1-3),中空引流通道(1-3)的人工负压部(1-2)部位下方设有人工负压痰池口(1-2-1);所述人工负压量痰池(2)由负压痰池(2-1)和人工负压器(2-2)组成;所述负压痰池(2-1)由套环部(2-1-1)和刻度痰池管(2-1-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人工负压器(2-2)安装在刻度痰池管(2-1-2)内可灵活伸缩;所述套环部(2-1-1)上设有套环通孔(2-1-1-1),套环通孔(2-1-1-1)的下方设有分流口(2-1-1-1-1);所述套环通孔(2-1-1-1)套装在人工负压部(1-2)的外围上,其中将人工负压痰池口(1-2-1)和分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紫英聂娜
申请(专利权)人:潘紫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