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安装袋体的柱体和位于柱体上的袋体,辅助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和用于袋体封口的胶带,在对胶带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袋体外壁上的情况下,胶带能够按照紧固件相对柱体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袋体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紧固件与柱体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使用者只需通过紧固件相对柱体转动的方式,即能完成胶带对袋体的自动封口以及装置对袋体的自动回收,整个过程无需使用者接触袋体即可将袋体袋口扎紧,不仅避免了呕吐物的气味对环境和患者造成的影响,而且保证了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环境不受呕吐物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门诊给患者尤其是肠胃患者进行检查时,患者经常会出现无法自控的呕吐,此时处理的方式是给患者提供污物袋或者痰盂。患者使用污物袋时,经常会出现撑开不及时,导致呕吐到地面上的情况;使用痰盂时,也会由于患者与痰盂之间距离大,导致部分呕吐物溅到痰盂外。这样不但影响了医生的正常检查、治疗工作,而且呕吐物污染环境,造成病菌传播,增加保洁人员的工作量。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829051U)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固定板、旋转板和污物袋,所述的固定板一端通过连接件与门诊检查椅连接,连接件侧面的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旋转手柄,旋转手柄通过转轴与固定板下方的旋转板一侧固定连接,旋转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导流筒,在旋转板下方的导流筒周边均匀设置有挂钩,污物袋通过挂带挂在挂钩上,污物袋的上端开口与导流筒的导流口在同一轴线上。该专利所提供的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有效的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病菌传播,并且降低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公开号为CN20382905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在检查时将辅助装置固定住的至少三种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以为U形卡爪、强力吸盘或者带有螺栓孔的连接板,通过连接件的固定作用,辅助装置可以固定在门诊检查椅的椅扶手上。由于该专利所提供的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中是通过设置污物袋可转动来便于取用,但在实际使用时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其提供的污物袋无法捆紧袋口,呕吐物收集起来后只能敞口放置,呕吐物难闻的气味挥散出来将污染室内空气,影响医师以及后续等待就诊的患者;二是其污物袋还需医护人员通过手动取下并扎紧的方式进行收集,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污染环境。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安装袋体的柱体和位于所述柱体上的袋体,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和用于所述袋体封口的胶带,所述袋体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活动连接至所述柱体上的方式与所述紧固件相对固定,其中,在对所述胶带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所述袋体外壁上的情况下,所述胶带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相对所述柱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所述袋体外壁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板体,所述柱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紧固件按照所述柱体嵌套至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使得所述第一板体嵌套至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方式与所述柱体活动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紧固件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板体的形状均由环形所限定,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由弧形限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袋体上位于其呈开放状的端面处的外壁按照可拆卸的方式抵接至所述紧固件的外壁上,所述紧固件按照贯穿所述袋体外壁的方式嵌套至所述第二凹槽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装置至少包括按照沿第一方向彼此并列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按照与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方,所述第三板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柱体。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板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袋体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所述柱体按照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方式固接至所述第三板体上。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胶带按照其带体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所述袋体外壁上的方式位于两个所述柱体之间。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袋体内部连通且纵向贯通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三通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上按照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能够按照其一端的外壁上设置的杆体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架外壁和所述紧固件外壁的方式与所述紧固件相对固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架按照其外壁上设置的第一弹簧的一端固接至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的方式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内。本技术提供的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所提供的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紧固件与柱体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使用者只需通过紧固件相对柱体转动的方式,即能完成胶带对袋体的自动封口以及装置对袋体的自动回收,整个过程无需使用者接触袋体即可将袋体袋口扎紧,不仅避免了呕吐物的气味对环境和患者造成的影响,而且保证了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环境不受呕吐物污染,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检查用辅助装置的简化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紧固件的简化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杆体的简化正视示意图;和图4是本技术的紧固件的简化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柱体2:袋体3:紧固件4:胶带5:第一凹槽6:第一板体7:第二凹槽8:第二板体9:第三板体11:安装架12:杆体13:第二通孔14:第一弹簧15:第二弹簧16:第一通孔17: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安装袋体2的柱体1。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位于柱体1上的袋体2。辅助装置还包括紧固件3。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袋体2封口的胶带4。袋体2能够按照紧固件3活动连接至柱体1上的方式与紧固件3相对固定。在对胶带4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袋体2外壁上的情况下,胶带4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袋体2外壁上。在对胶带4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袋体2外壁上的情况下,胶带4沿第二方向伸长且按照粘接的方式缠绕至袋体2外壁上。紧固件3能够相对柱体1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优选地第一方向为柱体1的纵向延伸方向。通过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检查用辅助装置,在患者前来就诊之前,将袋体2敞口部分覆盖在柱体1和第二凹槽7上,袋体2的其余部分贯穿出第一通孔16。此时的紧固件3通过杆体12固定在安装架11上,对安装架11施加压力使其相对第二通孔13向下移动,紧固件3通过其第一板体6、袋体2以及第二凹槽7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相对固定在柱体1上,拉动杆体12使得安装架11与紧固件3分离,撤除对安装架11施加的外力作用,安装架11在第一弹簧14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安装袋体(2)的柱体(1)和位于所述柱体(1)上的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紧固件(3)和用于所述袋体(2)封口的胶带(4),所述袋体(2)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3)活动连接至所述柱体(1)上的方式与所述紧固件(3)相对固定,其中,/n在对所述胶带(4)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所述袋体(2)外壁上的情况下,所述胶带(4)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3)相对所述柱体(1)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所述袋体(2)外壁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化内科门诊检查用辅助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安装袋体(2)的柱体(1)和位于所述柱体(1)上的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紧固件(3)和用于所述袋体(2)封口的胶带(4),所述袋体(2)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3)活动连接至所述柱体(1)上的方式与所述紧固件(3)相对固定,其中,
在对所述胶带(4)的端部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粘接至所述袋体(2)外壁上的情况下,所述胶带(4)能够按照所述紧固件(3)相对所述柱体(1)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沿第二方向伸长且粘接至所述袋体(2)外壁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5)内的第一板体(6),所述柱体(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7),其中,所述紧固件(3)按照所述柱体(1)嵌套至所述第一凹槽(5)内且使得所述第一板体(6)嵌套至所述第二凹槽(7)内的方式与所述柱体(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件(3)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第一凹槽(5)的形状和所述第一板体(6)的形状均由环形所限定,所述第二凹槽(7)的形状由弧形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2)上位于其呈开放状的端面处的外壁按照可拆卸的方式抵接至所述紧固件(3)的外壁上,所述紧固件(3)按照贯穿所述袋体(2)外壁的方式嵌套至所述第二凹槽(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强,张毓洁,徐艳,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