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光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光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光伏发电、光热采暖、光热发电等,太阳能也是未来发展绿色能源的主要方向。现有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技术途径:即光伏发电和光热制热的技术产品已普及的全球每个国家。现有技术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制热装置为两个分设的装置,由于太阳能的光伏利用和光热利用各有优点和缺点,存在不能同时安装的问题,即只能发电而不能制热或只能制热而不能发电,使两者不能优势互补,不能同时进行制热和发电,影响了对太阳能的充分高效利用。单纯光伏发电时,光电转化效率低,其转换效率一般在太阳光能辐射量的12%-17%,也就是说照射到光伏板表面上约83%的太阳能未能利用和转换,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流失,同时所产生的热能还会使光伏板温度升高导致电池效率下降,进一步降低光电转换率;因此单纯光伏发电存在转化率低、太阳能流失多的问题。单纯光热制热时,如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光热转化效率高,一般在太阳能辐射量的50%以上,然而所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洗浴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伏光热一体机(1),其包括择一工作的光伏发电单元和光热供热单元;/n工作模式控制单元(2),其与所述光伏光热一体机相连、以控制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所述光热供热单元择一工作;/n加热水箱(3),其通过第一循环水管(4)与所述光热供热单元相连,所述第一循环水管(4)上连接第一循环水泵(5);/n用热单元,其通过走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3)相连;以及/n用电单元,其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光热一体机(1),其包括择一工作的光伏发电单元和光热供热单元;
工作模式控制单元(2),其与所述光伏光热一体机相连、以控制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所述光热供热单元择一工作;
加热水箱(3),其通过第一循环水管(4)与所述光热供热单元相连,所述第一循环水管(4)上连接第一循环水泵(5);
用热单元,其通过走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3)相连;以及
用电单元,其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水管路上设有蓄能水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水管路包括连接所述蓄能水箱(6)与所述加热水箱(3)的第二循环水管(7),所述第二循环水管(7)上连接第二循环水泵(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水管路还包括连接所述蓄能水箱(6)与所述用热单元的第三循环水管(9),所述第三循环水管(9)上连接第三循环水泵(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设有第二水温传感器,所述蓄能水箱(6)设有第三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三水温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循环水泵(8)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水温传感器之间连接比较器,所述比较器与所述第二循环水泵(8)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水箱(6)连接自来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光热一体机(1)包括:
基架(101),
固定于所述基架上的走水腔(102),
布置于所述基架上、且与所述走水腔导热连接的集热管(103),以及
布置于所述集热管径向侧部、且能够围绕所述集热管的管轴线转动的光伏板(104);
所述第一循环水管(4)与所述走水腔(102)相连,所述用电单元与所述光伏板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控制单元(2)包括:
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光伏板相连、以驱动所述光伏板(104)转动的电机,以及
与所述电机电路连接的电机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103)设置至少两根,各根所述集热管(103)彼此间隔平行排布,每一根所述集热管(103)的径向侧部均平行布置有一块围绕该根集热管的管轴线转动的所述光伏板(104);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同轴套设于所述集热管(103)外、且与所述光伏板(104)固定的同步齿轮(201),以及
啮合连接于所述同步齿轮(201)之间的过桥齿轮(202);
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同步齿轮(201)或其中一个所述过桥齿轮(202)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刘在祥,陈艳红,朱涛,蔡园丰,王兵,牛争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