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导风门及空调技术

技术编号:248849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导风门及空调,其中,空调包括导风门,导风门包括导风门本体和高吸水树脂层,高吸水树脂层至少设于导风门本体的上表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运行结束后,根据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确定导风门是否关闭;当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导风门继续开启;当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导风门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不但能够避免冷凝水的滴落,还能利于高吸水树脂层的重复利用;在高吸水树脂层吸收的水挥发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室内的湿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导风门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导风门及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在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在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门位置上经常会出现冷凝水的现象,当冷凝水水珠越聚越多的时候,因为重力的关系,水珠就会滴落下来,严重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空调的导风门上的冷凝水滴落的问题,采用包括在导风门上加装电加热片,或在导风门上设置凹槽,在凹槽内表面涂覆有材料涂层等方式。其中通过在导风门上加装电加热片的方式,虽然能够通过加热来升高导风门的温度,从而促进导风门上冷凝水的蒸发,防止冷凝水在导风门上聚集,以便杜绝冷凝水滴落的发生;但该种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电加热片的使用,会提高从出风口处出风的出风温度,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还会增加空调的能耗;2)在导风门处加装电加热片,由于导风门上可能会有冷凝水凝结,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通过在导风门上设置凹槽,在凹槽内表面涂覆有材料涂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凹槽和材料图层的共同作用实现防止冷凝水滴落;但该种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由于需要在导风门表面上设置凹槽,因此增加了导风门的加工工序,造成导风门加工时间的增加;2)由于凹槽的存在,会降低导风门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中空调的导风门上的冷凝水滴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导风门,所述导风门包括导风门本体和高吸水树脂层,所述高吸水树脂层至少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根据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确定所述导风门是否关闭;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继续开启;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不但能够避免冷凝水的滴落,还能利于高吸水树脂层的重复利用;在高吸水树脂层吸收的水挥发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室内的湿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此外,由于高吸水树脂层为干燥状态,还能够避免,高吸水树脂层由于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中,导致细菌等有害菌的滋生。可选的,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继续开启;”步骤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重新判断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当空调运行结束后,判断导风门为继续开启状态后,一段时间后,重新对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直至导风门达到关闭的条件;该种方式,能够对高吸水树脂层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判断,以确保高吸水树脂层能够达到干燥的状态,该种状态下,才控制导风门关闭。可选的,所述重量变化△m为,所述高吸水树脂层吸收冷凝水后,所述导风门本体和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m,与所述导风门本体和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初始重量值m0的差值。该种方式,通过高吸水树脂层吸收冷凝水后,导风门本体和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m,与导风门本体和高吸水树脂层的初始重量值m0的差值进行计算,能够实现高吸水树脂层吸收冷凝水状态的有效判断,进而实现对导风孔启闭状态的控制。可选的,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间t与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确定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是否对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当所述运行时间t与所述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为:t>t预设时,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对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当所述运行时间t与所述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为:t≤t预设时,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控制所述导风门关闭。该种方式,通过空调的运行时间t与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进一步确定空调运行结束后,是否对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能够避免空调开机运行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空调结束运行后进入对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导风门,所述导风门包括导风门本体和高吸水树脂层,所述高吸水树脂层至少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的上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导风门,在现有导风门得基础上,增加了高吸水树脂层,具体为高吸水树脂层至少设于导风门本体的上表面,因此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即使导风门上产生冷凝水,也会通过高吸水树脂层吸收,因此不会出现冷凝水滴落的问题;此外由于高吸水树脂层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很大,且高吸水树脂吸收的水分能够在干燥空气中缓慢蒸发,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室内空气的湿度,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以及确保了高吸水树脂层的干燥性,以便高吸水树脂层能够重复使用。可选的,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厚度h的取值范围为:1mm≤h≤3mm。该种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吸水树脂层很薄,厚度h的取值范围为1mm≤h≤3mm,优选为2mm,该厚度范围即能够实现防止冷凝水滴落,又不会影响空调内机的使用,包括不会影响空调冷风的吹出和导风门的摆动等。可选的,所述导风门包括重量检测结构,所述重量检测结构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上。该种结构,由于高吸水树脂层在吸收冷凝水的过程中,会发生重量的变化,因此通过重量检测结构的设置,能够对导风门的重量变化进行检测,并为导风门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可选的,所述重量检测结构为应变片压力传感器。该种结构,重量检测结构具体为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弹性敏感元件,将其电阻值变化转换为压力数值;应变片压力传感器,价格便宜,经济性高。可选的,所述导风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的两侧,所述导风门本体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空调的室内机转动配合,所述应变片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转轴上。该种结构,避免了导风门本体的摆动对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接线的影响,避免了导风门本体的角度变化对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应变片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导风门本体的位置上。该种结构,避免了导风门本体的摆动对应变片压力传感器的损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和/或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风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导风门;100-导风门本体;200-高吸水树脂层;300-重量检测结构;40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所述空调包括导风门(10),所述导风门(10)包括导风门本体(100)和高吸水树脂层(200),所述高吸水树脂层(200)至少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100)的上表面;/n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根据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确定所述导风门是否关闭;/n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继续开启;/n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包括导风门(10),所述导风门(10)包括导风门本体(100)和高吸水树脂层(200),所述高吸水树脂层(200)至少设于所述导风门本体(100)的上表面;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根据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变化△m与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确定所述导风门是否关闭;
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继续开启;
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为:△m>△m1时,控制所述导风门继续开启;”步骤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判断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变化△m为,所述高吸水树脂层吸收冷凝水后,所述导风门本体和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重量m,与所述导风门本体和所述高吸水树脂层的初始重量值m0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间t与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确定所述空调运行结束后,是否对所述重量变化△m与所述预设重量值△m1的关系进行判断;
当所述运行时间t与所述预设时间t预设的关系为:t>t预设时,所述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炳陈伟颜景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