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巧霞专利>正文

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48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具有冷却塔,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室内的辐射系统,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进入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室内的辐射系统,将冷水供给辐射系统,完成传统的制冷,而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进入室内,这进一步的将水低温处理后,对室外风引入室内过程中对风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引入室外风的空调系统,特别具体为一种引入辐射制冷与压缩水冷制冷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顶棚辐射系统作为制冷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用户家中,其不使用高价格冷却液,只使用水作为介质,在室内的顶棚进行换热,其是一种舒适节能空调系统,但是由于顶棚辐射系统冷水与室内热交换效率低,这种系统不能提供更低的温度,因此在使用上还有很多缺陷,无法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更低温度的顶棚辐射系统。具体为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具有冷却塔,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室内的辐射系统,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进入室内。所述制冷部包括与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的水冷翅片,水冷翅片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三通阀第一支路连接多个串联的制冷叶轮泵,多个串联的制冷叶轮泵后连接气液分离室,气液分离室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支路与冷却塔的流体入口连接;三通阀第二支路连接冷却塔的流体入口。制冷叶轮泵包括转子及转子上的叶轮,转子还包括筒状壳体,筒状壳体设在叶轮外部;叶轮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叶片,叶片中心对称设置;一根带有内部管道的支撑轴穿过转子,所述支撑轴相对于筒状壳体的对称轴线偏心安装,筒状壳体与叶轮固定联接并设置成允许其绕其支撑轴轴线旋转,筒状壳体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具有不同的速度;还设有框架,作为刚性的固定设备,以固定所述支撑轴;在筒状壳体内含有液体,且叶轮在旋转过程中,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筒状壳体内壁上形成液体活塞环,叶轮远离轴线的周向叶片尖端插入液体活塞环内;支撑轴包括进入导管和排出导管,且进入导管的截面积大于排出导管截面积,支撑轴在偏心的安装在筒状壳体内,支撑轴靠近液体活塞环的一端称为高压端,支撑轴上与高压端相对的一端为扩散端,进入导管与排出导管相邻并均位于支撑轴的高压端,且支撑轴还包括冷却喷管设在扩散端,冷却喷管在支撑轴内并具有多个喷嘴,在压力下供应冷却液。多个制冷叶轮泵串联,且上游的制冷叶轮泵的排出导管与下游的进入导管相连。循环热交换器和外循环热交换器,其中内循环热交换器用于将经过外循环热交换器的冷却水循环冷却,内循环热交换器通过空气入口接收冷却塔外侧的冷空气,冷空气经过内循环热交换器完成热交换后横跨内循环热交换器并向上通过风机排出冷却塔,冷却塔内部,配水组件将水向下喷撒至内循环热交换器,水冷却后由泵供给外循环热交换器,并再次进入配水组件;外循环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装在壳体内,外部待冷却的液体从流体入口进入多个翅片并从流体出口返回,在壳体内,多个翅片内的外循环水与冷却塔内循环水发生热交换。冷却塔的壳体内还装有风冷装置,即送风风扇和排风口,送风风扇和排风口均通过控制阀与壳体内腔相通,送风风扇可以将冷却塔外部的空气直接引入外循环热交换器与外循环水发生热交换,且风冷装置与泵择一使用。室内具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在冷却塔的外壁上设有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湿度传感器。一种引入室外风的空调系统供风方法,其使用如前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具体操作为如下:S1.判断室内温度和湿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T和预设湿度H;如果是,执行S2;如果否结束;S2.判断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差值阈值ΔT和预设湿度差值阈值ΔH;如果是执行S3,如果否执行S4;S3.冷却塔的泵工作,内循环热交换器用于将经过外循环热交换器的冷却水循环冷却,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房间内的辐射系统,辐射系统出水管连接水冷翅片,冷却塔制取的冷水先进入辐射系统中对屋内进行预冷却,然后回到水冷翅片中,对室外的空气进入水冷翅片后进行降温处理,室外风进一步进入多个串联的制冷叶轮泵,进一步降温降压的持续制冷,之后气液混合流体进入气液分离室中分离,气体进入室内,而水返回冷却塔的流体入口进一步处理;S4.冷却塔的送风风扇和排风口工作,在外循环热交换器内风冷降温,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房间内的辐射系统,辐射系统出水管连接水冷翅片,冷却塔制取的冷水先进入辐射系统中对屋内进行预冷却,然后回到水冷翅片中,对室外的空气进入水冷翅片后进行降温处理,然后通过三通阀返回冷却塔的流体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的流体出口连接室内的辐射系统,将冷水供给辐射系统,完成传统的制冷,而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进入室内,这进一步的将水低温处理后,对室外风引入室内过程中对风进行冷却。特别是,创造性的提出制冷部采用能够多级串联,灵活布置的制冷叶轮泵,根据制冷效果的需求确定制冷叶轮泵串联级数后,风在进入制冷叶轮泵后连续的降温制冷。而且多级串联的制冷叶轮泵结构替代了传统的离心风机,因为多个制冷叶轮泵中后一个制冷叶轮泵可以在前一个制冷叶轮泵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和拉动吸入空气,同时也是锁风的结构,在制冷的同时完成送风,因此,风有足够的动力进入室内完成制冷。2)使用了能够按气温切换使用的冷却塔,在室内外温度差距不大,而且不需要过度制冷的前提下,只需要开启风冷热交换即可,节省电能;按客观的制冷需求来选择是否采用多级串联的冷叶轮泵,同样能大幅度降低电能的使用。值得提及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启闭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阀体、设于所述阀体上且与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阀体上且均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一腔室、第三进水口、第二腔室和第二出水口形成用于控制第三支路启闭的第一控制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腔室和第一出水口形成用于控制第二支路启闭的第二控制通道;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设有通过电磁组件驱动且分别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控制通道和第二控制通道的阀芯。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设于第一腔室内的第一阀芯和设于第二腔室内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远离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腔室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远离第三进水口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腔室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电磁组件为缠绕于所述阀体上且用于控制第二阀芯的电磁线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优势在于:能够对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进行控制,更明确的说是:利用一个装置能够同时对两条支路(即: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下同)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虽然,看似简单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可以通过不同的阀门进行控制,但是实际上两条支路的流量控制是极为困难的,而本申请采用一个装置就能达到多个装置的目的以及效果,无论是在使用过程中以及后续维护的过程中,都更加的方便和精确,并且还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不仅如此,本申请虽然只采用了一个装置来达到同时控制两条支路的目的,其在流量控制方面的效果相较传统的两个“控制部件”(例如,阀门)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本控制装置具有两个腔室(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下同),并且利用各腔室内部设置的阀芯在阀体内形成两条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具有冷却塔(6),冷却塔的流体出口(62)连接室内(5)的辐射系统(1),其特征在于: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3)进入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具有冷却塔(6),冷却塔的流体出口(62)连接室内(5)的辐射系统(1),其特征在于:辐射系统出水口连接制冷部,室外风通过制冷部后通过进风管(3)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包括与辐射系统(1)出水口连接的水冷翅片(2),水冷翅片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22),三通阀第一支路连接多个串联的制冷叶轮泵,多个串联的制冷叶轮泵后连接气液分离室(21),气液分离室(21)的出水口通过第三支路(73)与冷却塔(6)的流体入口(61)连接;三通阀第二支路(72)连接冷却塔(6)的流体入口(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叶轮泵包括转子及转子上的叶轮,转子还包括筒状壳体(41),筒状壳体(41)设在叶轮外部;叶轮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叶片(49),叶片(49)中心对称设置;一根带有内部管道的支撑轴(40)穿过转子,所述支撑轴(40)相对于筒状壳体(41)的对称轴线偏心安装,筒状壳体(41)与叶轮固定联接并设置成允许其绕其支撑轴(40)轴线旋转,筒状壳体(41)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具有不同的速度;还设有框架,作为刚性的固定设备,以固定所述支撑轴(40);在筒状壳体(41)内含有液体,且叶轮在旋转过程中,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筒状壳体(41)内壁上形成液体活塞环,叶轮远离轴线的周向叶片尖端插入液体活塞环内;支撑轴(40)包括进入导管(42)和排出导管(44),且进入导管(42)的截面积大于排出导管(44)截面积,支撑轴(40)在偏心的安装在筒状壳体(41)内,支撑轴(40)靠近液体活塞环的一端称为高压端,支撑轴(40)上与高压端相对的一端为扩散端,进入导管(42)与排出导管(44)相邻并均位于支撑轴(40)的高压端,且支撑轴(40)还包括冷却喷管(48)设在扩散端,冷却喷管(48)在支撑轴(40)内并具有多个喷嘴,在压力下供应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制冷叶轮泵串联,且上游的制冷叶轮泵的排出导管(44)与下游的进入导管(4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塔(6)内部具有内循环热交换器(64)和外循环热交换器(65),其中内循环热交换器(64)用于将经过外循环热交换器(65)的冷却水循环冷却,内循环热交换器(64)通过空气入口(68)接收冷却塔(6)外侧的冷空气,冷空气经过内循环热交换器(64)完成热交换后横跨内循环热交换器(64)并向上通过风机排出冷却塔,冷却塔(6)内部,配水组件(63)将水向下喷撒至内循环热交换器(64),水冷却后由泵(69)供给外循环热交换器(65),并再次进入配水组件(63);外循环热交换器(65)包括多个翅片(66),多个翅片(66)装在壳体内,外部待冷却的液体从流体入口(61)进入多个翅片(66)并从流体出口(62)返回,在壳体内,多个翅片(66)内的外循环水与冷却塔(6)内循环水发生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入室外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塔的壳体内还装有风冷装置,即送风风扇(60)和排风口(67),送风风扇(60)和排风口(67)均通过控制阀与壳体内腔相通,送风风扇(60)将冷却塔(6)外部的空气直接引入外循环热交换器(65)与外循环水发生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珺
申请(专利权)人:黄巧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