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成形有腔室,且在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且腔室的两侧面上缘均开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滑槽,且每个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滑条,而滑条固定连接于置药抽屉对应侧面的边沿,箱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密封连通筒体的一端,筒体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供出气管接头一端连通的出气孔,且出气管接头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出气管的一端,而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罩。本申请设置有多个出气管,从而能够一次性供多个患者同时使用或者供同一个患者的多个患处同时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具体是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
技术介绍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中药熏蒸是通过对中药液体或的加热,使中药液产生富含中药离子的蒸汽,患者在熏蒸治疗时,由于蒸汽的热敷作用,使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在蒸汽环境内,机体内邪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对改善循环,松弛骨骼、镇痛及活络关节有良好的效果,利用中药熏蒸时的温热和药物双重作用,将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传统的中医药熏药器更换药物较为不便,并且无法一次性对多个病人同时进行熏药治疗,又或者不能同时对一个病人的不同患处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成形有腔室,且在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且腔室的两侧面上缘均开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滑槽,且每个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滑条,而滑条固定连接于置药抽屉对应侧面的边沿,所述箱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密封连通筒体的一端,筒体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供出气管接头一端连通的出气孔,且出气管接头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出气管的一端,而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罩,同时箱体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管夹,而管夹开设有供出气管贯穿夹持的定位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药抽屉成形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凹槽且其底面开设有多个供热量进入的通气孔,且通气孔上覆盖并固定连接有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电热层与保温垫,腔室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而安装板的上表面依次紧密连接有电热层与保温垫,电热层上迂回布置有绝缘性能的电热丝,电热丝的一端直接与插头的一个极相连,另一端通过开关使其或直接与插头的另一极相连,或经过一整流二极管与插头的另一极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管由硅胶软管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层采用绝缘橡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加热组件将热气由腔室下方释放的热空气可由通气孔溢进置药抽屉中,从而药物进行加热,进而得以产生热药蒸汽,置药抽屉产生的热药蒸汽可由筒体进入出气管,最终通过导气罩释放到皮肤的患处,达到治疗目的;而设置多个出气管的目的是,能够一次性供多个患者同时使用或者供同一个患者的多个患处同时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置药抽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箱体1、安装板2、电热层3、保温垫4、置药抽屉5、滑条6、箱门7、滑槽8、筒体9、出气管接头10、出气管11、管夹12、导气罩13、滤网14、通气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包括箱体1、安装板2、电热层3、保温垫4、置药抽屉5、滑条6、箱门7、滑槽8、筒体9、出气管接头10、出气管11、管夹12、导气罩13、滤网14与通气孔15,所述箱体1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成形有腔室,且在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以便于对药物进行加热,且腔室的两侧面上缘均开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滑槽8,且每个滑槽8中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而滑条6固定连接于置药抽屉5对应侧面的边沿,从而能够借助置药抽屉5两侧的滑条6将置药抽屉5推进或拉出箱体1,进而可向置药抽屉5内补充药物或者更换药物。所述置药抽屉5成形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凹槽且其底面开设有多个供热量进入的通气孔15,且通气孔15上覆盖并固定连接有滤网14,滤网14的设置能够避免某些药物颗粒自通气孔15掉出,也可将盛装中药液体的器皿放入到置药抽屉5中,进而由腔室下方释放的热空气可由通气孔15溢进置药抽屉5中,从而药物进行加热,进而得以产生热药蒸汽。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2、电热层3与保温垫4,腔室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而安装板2的上表面依次紧密连接有电热层3与保温垫4,电热层3上迂回布置有绝缘性能的电热丝,电热丝的一端直接与插头的一个极相连,另一端通过开关使其或直接与插头的另一极相连,或经过一整流二极管与插头的另一极相连,这样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加热温度,更具实用性,而电热层3采用绝缘橡胶材料,从而可产生热量通过保温垫4向置药抽屉5中扩散热量。所述箱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密封连通筒体9的一端,筒体9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供出气管接头10一端连通的出气孔,且出气管接头1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出气管11的一端,而出气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罩13,同时箱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管夹12,而管夹12开设有供出气管11贯穿夹持的定位槽,以便于在不使用出气管11时,将其通过管夹12暂时收放,置药抽屉5产生的热药蒸汽可由筒体9进入出气管11,最终通过导气罩13释放到皮肤的患处。所述出气管11由硅胶软管制成,从而使其在使用时能够弯折,以便于使用,设置多个出气管11的目的是,能够一次性供多个患者同时使用或者供同一个患者的多个患处同时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所述箱体1的表面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7,以便于将置药抽屉5拉出。在本技术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成形有腔室,且在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且腔室的两侧面上缘均开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滑槽(8),且每个滑槽(8)中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而滑条(6)固定连接于置药抽屉(5)对应侧面的边沿,所述箱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密封连通筒体(9)的一端,筒体(9)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供出气管接头(10)一端连通的出气孔,且出气管接头(1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出气管(11)的一端,而出气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罩(13),同时箱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管夹(12),而管夹(12)开设有供出气管(11)贯穿夹持的定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成形有腔室,且在腔室的底面设置有加热组件,且腔室的两侧面上缘均开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滑槽(8),且每个滑槽(8)中均滑动连接有滑条(6),而滑条(6)固定连接于置药抽屉(5)对应侧面的边沿,所述箱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密封连通筒体(9)的一端,筒体(9)的另一端为密封结构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供出气管接头(10)一端连通的出气孔,且出气管接头(1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出气管(11)的一端,而出气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罩(13),同时箱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管夹(12),而管夹(12)开设有供出气管(11)贯穿夹持的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中医药熏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药抽屉(5)成形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骁,陈瑞,李华蓉,胡曼,于兆民,周民锋,罗丹,张海明,梁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