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46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入口连接在尾部烟道的出口,所述除尘器的出口连接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和除尘器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分为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第一分路连接第一烟气换热器的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的空气入口连接一次风机,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的空气出口连接设置在尾部烟道内的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第二分路连接第二烟气换热器的烟气入口,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的空气入口连接二次风机,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的空气出口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一二次风入空气预热器的温度,减少了烟气的热损失,易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
,具体属于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所用的风主要包括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主要作用是将床料流化,同时给炉膛下部密相区提供一定氧量供燃料燃烧,一次风通过一次风机送出;二次风主要作用是补充炉内燃料燃烧所需氧气,同时加强物料的掺混,二次风通过二次风机送出。为了防止一次风和二次风入炉时由于风温锅炉导致燃烧工况不稳、影响燃料燃烧和着火,一二次风入炉前均需要通过吸收流经空气预热器的高温烟气的热量提高温度。但受到环境温度、锅炉负荷以及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等因素影响,一二次风入炉前温度可能偏低,影响锅炉的运行,特别地,在低负荷工况下烟气温度水平较低、冬季严寒工况下环境温度偏低以及煤质不良工况下空气预热器积灰较多等多种不良工况下,一二次风入炉温度更加难以得到保证。目前为了保证一二次风入炉温度主要有三种技术手段:1)采用常规暖风器,提高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但单纯采用暖风器会提高厂用电率,降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2)提高吹灰频率,但过频繁的吹灰不仅提高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器(2),所述除尘器(2)的入口连接在尾部烟道(1)的出口,所述除尘器(2)的出口连接第一引风机(3),所述第一引风机(3)和除尘器(2)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一支路(16),所述第一支路(16)包括第一分路(17),所述第一分路(17)连接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空气入口连接一次风机(7),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空气出口连接设置在尾部烟道(1)内的空气预热器(15)的空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用于加热一次风机(7)传输的空气;/n所述第一支路(16)还包括第二分路(18),所述第二分路(18)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器(2),所述除尘器(2)的入口连接在尾部烟道(1)的出口,所述除尘器(2)的出口连接第一引风机(3),所述第一引风机(3)和除尘器(2)的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一支路(16),所述第一支路(16)包括第一分路(17),所述第一分路(17)连接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空气入口连接一次风机(7),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空气出口连接设置在尾部烟道(1)内的空气预热器(15)的空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用于加热一次风机(7)传输的空气;
所述第一支路(16)还包括第二分路(18),所述第二分路(18)连接第二烟气换热器(10)的烟气入口,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10)的空气入口连接二次风机(8),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10)的空气出口连接所述空气预热器(15)的空气入口,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10)用于加热二次风机(8)传输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风机(4),所述第二引风机(4)设置在第一支路(16)上且位于第一分路(18)和第二分路(19)的入口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连接至烟囱(6),所述第二烟气换热器(10)的烟气出口连接至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换热器(9)的烟气出口连接至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2)和第一引风机(3)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支路(19),所述第二支路(19)连接至烟水换热器(11)的烟气入口,所述烟水换热器(11)上设置有凝结水入口和凝结水出口,所述烟水换热器(11)用于加热凝结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烟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水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宇时正海高洪培王海涛孙献斌袁野李昱喆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