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6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包括近光模组、位于所述近光模组下方的远光模组和散热模组、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前方的遮光板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LED光源、与所述近光LED光源对应的近光反光杯,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LED光源、与所述远光LED光源对应的远光反光杯以及与所述远光反光杯的出光口对应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顶部高度与所述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的高度对应,所述远光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反光杯收集后投射到反射镜上,并由反射镜反射后投射到透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缩小了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和远光LED光源的发光面之间的间距,缩小了系统的体积,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光效和光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近光LED光源模组1、远光LED光源模组2和透镜4。近光LED光源模组1和远光LED光源模组2设置在同一个散热基板的上下两侧,且近光LED光源模组1和远光LED光源模组2在散热基板两侧的位置基本重合或非常靠近,因此两LED光源的散热面彼此平行,且贴在同一个散热基板上,因此两LED的散热通道重合,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散热效果。此外,为了提高光收集效率,远近光LED光源模组在垂直方向的间距不能太大,从而导致远近光LED光源模组之间的散热基板的厚度受到限制,这也影响了前照灯的散热效果,最终将会导致车灯温度升高,降低其使用寿命。此外,由于LED光源存在一定的厚度(通常为1-2mm),且中间还要留出空间给散热基板,因此,两个光源模组的发光面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间距(通常为5-7mm),导致系统体积大。此外,由于两个光源模组的发光面之间间距较大,导致透镜4中间区域没有光线或光线较少,形成的照明光斑亮度不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模组、位于所述近光模组下方的远光模组和散热模组、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前方的遮光板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LED光源、与所述近光LED光源对应的近光反光杯,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LED光源、与所述远光LED光源对应的远光反光杯以及与所述远光反光杯的出光口对应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顶部高度与所述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的高度对应,所述远光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反光杯收集后投射到反射镜上,并由反射镜反射后投射到透镜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模组、位于所述近光模组下方的远光模组和散热模组、以及依次位于所述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前方的遮光板和透镜,所述近光模组包括近光LED光源、与所述近光LED光源对应的近光反光杯,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LED光源、与所述远光LED光源对应的远光反光杯以及与所述远光反光杯的出光口对应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顶部高度与所述近光LED光源的发光面的高度对应,所述远光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反光杯收集后投射到反射镜上,并由反射镜反射后投射到透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LED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与透镜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90~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近光LED光源对应的第一散热基板、与远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诚许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