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流管道接口,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
技术介绍
在微流控和纳流液相色谱领域,使用的液体或气体输送管路多为微米级别,因此对管路的连接技术提出了挑战,传统管路连接需要借助二通、螺丝和韧环等连接器件,其操作繁琐,相对管路尺寸其体积庞大,并且带来不可避免的死体积,而在微流控和纳流液相色谱领域中,死体积的存在会对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接口技术迫切需要专利技术出来。两根细内径管道连接的情况在微流控和纳流色谱领域中经常出现,传统的连接方式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操作繁琐、连接处需要螺丝螺母卡扣且体积大、容易密封不严紧存在死体积,在微流控和纳流液相色谱领域中,死体积的存在会对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接口技术迫切需要专利技术出来。中国专利02144581.8公开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柱,是一种零死体积毛细管柱连接方法及专用装置。其连接操作为:1)将毛细管柱在砂纸上研磨;2)采用内径比毛细管柱的外 ...
【技术保护点】
1.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其特征在于由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组成,通过施加外力产生定向形变设置应力形变点,将两根毛细管进行无死体积连接,形成具有耐压性能的管路接口;两根毛细管外侧依次包裹有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聚合物套管设在毛细管与金属套管中间,金属套管设于在接口最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其特征在于由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组成,通过施加外力产生定向形变设置应力形变点,将两根毛细管进行无死体积连接,形成具有耐压性能的管路接口;两根毛细管外侧依次包裹有聚合物套管和金属套管,聚合物套管设在毛细管与金属套管中间,金属套管设于在接口最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采用无机毛细管、有机聚合物毛细管或无机与有机复合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毛细管包括金属毛细管、玻璃毛细管或石英毛细管等,所述有机聚合物毛细管可选自聚醚醚酮毛细管或聚四氟乙烯毛细管;所述无机与有机复合管是在聚合物管路中,加入无机氧化物纳米增强剂,或加入一些无机金属的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内径为2~500μm,外径为10~1000μm,两根毛细管的内径和外径可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型微纳流管道耐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套管的内径和外径根据毛细管粗细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