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慧梅专利>正文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4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罩体,罩体的前侧设有软塑帘,罩体的底部活动设有底板,底板的侧边与罩体的后围板底部边缘铰接,后围板上开设有两个供手臂穿过的通孔A,通孔A上设有松紧软塑封口,罩体的顶围板上设有三个供医用工具穿过的通孔B,罩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支撑柱为空心管柱,支撑柱的内部穿设有电源线,罩体内固定设置紫外消毒灯,电源线与紫外消毒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阻断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刺激性咳嗽喷射的飞沫,对于环境、医护人员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减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医护人员感染结核菌的风险,增加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是指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
技术介绍
结核科接收病人主要以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主,有时兼有支气管结核的镜下治疗,在检查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咳嗽、咳痰,刺激性咳嗽非常明显,喷射的分泌物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操作人员不可避免会吸入或接触到。目前做支气管镜检查时医护人员均直接暴露于患者咳嗽的飞沫中,保护性措施为两种,其一操作者和护士带防护口罩眼罩手套,穿防护衣;其二内镜室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或通风,进行环境消毒。但是对于病人的飞沫无具体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和操作床周围的环境都有被长期污染的风险,因此急需一种装置来避免或降低这种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对于患者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喷射的飞沫有很好的阻断隔离作用,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都是很好的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前侧设有软塑帘,罩体的底部活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边与罩体的后围板底部边缘铰接,后围板上开设有两个供手臂穿过的通孔A,通孔A上设有松紧软塑封口,所述罩体的顶围板上设有三个供医用工具穿过的通孔B,所述罩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柱为空心管柱,支撑柱的内部穿设有电源线,罩体内固定设置紫外消毒灯,电源线与紫外消毒灯电性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罩体采用PVC透明材料。作为改进,所述罩体的顶围板前侧边缘设有滑轨,软塑帘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作为改进,所述罩体的两个侧围板靠近前侧固定设有挂耳,所述底板的两侧边设有挂绳,用于合上底板使罩体内部形成独立空间。作为改进,所述罩体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设有电源,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上设有充电接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罩体直接阻断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刺激性咳嗽喷射的飞沫,对于环境、医护人员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减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医护人员感染结核菌的风险,增加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使用完成后可以直接在内部进行杀菌消毒,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罩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主视图。图5是罩体内部的俯视图。如图所示:1、罩体,2、软塑帘,3、底板,4、后围板,5、通孔A,6、顶围板,7、通孔B,8、支撑柱,9、万向轮,10、紫外消毒灯,11、侧围板,12、挂耳,13、挂绳,14、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罩体1,所述罩体1采用PVC透明材料,所述罩体1的边角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罩体1的前侧设有软塑帘2,所述罩体1的顶围板6前侧边缘设有滑轨,软塑帘2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罩体1的底部活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侧边与罩体1的后围板4底部边缘铰接,所述罩体1的两个侧围板11靠近前侧固定设有挂耳12,所述底板3的两侧边设有挂绳13,用于合上底板3使罩体1内部形成独立空间;后围板4上开设有两个供手臂穿过的通孔A5,通孔A5上设有松紧软塑封口,所述罩体1的顶围板6上设有三个供医用工具穿过的通孔B7,所述罩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所述支撑柱8为空心管柱,支撑柱8的内部穿设有电源线,罩体1内固定设置紫外消毒灯10,电源线与紫外消毒灯10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柱8上固定设有电源14,电源线与电源1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14上设有充电接口。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作为气管镜检查床的床头防护罩,在患者躺于床上时,推拉带万向轮9的防护罩,至于患者头部及上胸部处,防护罩为底空,左右侧面为包围,活动性软塑帘2有利于患者手进入防护罩做吸痰的动作。顶部是平顶,留有三个通孔B7,作为支气管镜出入口及其他器械出入口或氧气、吸痰管入口,罩体1的后围板4有两个手臂能穿入其中的通孔A5,通孔A5有松紧软塑封口,类似于新生儿保温箱可以手臂伸进的位置,通孔B7中同样也设有松紧软塑封口;罩体1的边角均为圆弧设计,安全性好,不刮手、不缠线。罩体1的材质为PVC透明设计,可以直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状态,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医疗安全,检查结束后折叠关闭底板3,拉上软塑帘2,可直接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装置不用时可以给电源14充电,电源线由支撑柱8内侧穿行,不会造成地面凌乱。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前侧设有软塑帘(2),罩体(1)的底部活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侧边与罩体(1)的后围板(4)底部边缘铰接,后围板(4)上开设有两个供手臂穿过的通孔A(5),通孔A(5)上设有松紧软塑封口,所述罩体(1)的顶围板(6)上设有三个供医用工具穿过的通孔B(7),所述罩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所述支撑柱(8)为空心管柱,支撑柱(8)的内部穿设有电源线,罩体(1)内固定设置紫外消毒灯(10),电源线与紫外消毒灯(1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前侧设有软塑帘(2),罩体(1)的底部活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侧边与罩体(1)的后围板(4)底部边缘铰接,后围板(4)上开设有两个供手臂穿过的通孔A(5),通孔A(5)上设有松紧软塑封口,所述罩体(1)的顶围板(6)上设有三个供医用工具穿过的通孔B(7),所述罩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所述支撑柱(8)为空心管柱,支撑柱(8)的内部穿设有电源线,罩体(1)内固定设置紫外消毒灯(10),电源线与紫外消毒灯(1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采用PVC透明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慧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