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具体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包括床架,所述床架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头和床尾,所述床架的两长边上接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折叠标尺,所述床架顶部两侧(也就是床架的两条短边)均设置有床挡,所述床架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和床挡均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与床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床挡和输液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既能够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又可以增加该装置的安全性,而且,通过设有折叠标尺,在对床板进行角度调节时,方便观察调整角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护理床是为病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在住院或居家康复时使用的床,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养老院等,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病员坠床,方便护理人员操作,便于临床使用。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9498308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功能医疗护理床,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对护理床折叠成靠椅后进行旋转,便于使用者上下床使用,实现床垫的360°无死角旋转,满足使用者的任意方向的正对调节,能够满足陪护人员的休息使用,便于使用与收纳,节约占地空间,能够实现垫腿板高度的调节,满足使用者对不同高度的需求,对于腿部残疾的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在使用时,该装置不能对床挡和输液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医院病床是将床板调成倾斜状,不能对角度进行准确的调整,不能使病人坐卧,从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床,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床挡和输液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既能够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又可以增加该装置的安全性,而且,通过设有折叠标尺,在对床板进行角度调节时,方便观察调整角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头和床尾,所述床架的两长边上接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折叠标尺,所述床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床挡,所述床架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和床挡均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与床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腔两侧均贯穿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腔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腔,所述第二支撑杆内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一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一侧与限位板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杆内腔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第一限位杆内腔相匹配,所述插杆一端与第二弹簧相贴合,所述插杆两侧一端均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一侧与限位块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均与限位孔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均匀设置在床架两长边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架两长边上均贯穿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各所述横杆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条连杆,各所述连杆与一通孔相匹配,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通孔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床尾内部嵌设有餐桌,所述餐桌一侧底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餐桌一侧底端铰接,所述伸缩杆底端与床尾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餐桌一侧顶端固定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一侧固定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与横杆相匹配,所述床头内部嵌设有小桌,所述床尾内部嵌设有桌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架顶部配合设有床板,所述床板顶部设置有床垫,所述床板和床垫的数量均设置为八个,所述床板底部配合设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底部与床架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数量均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一横板的其中四个第一横板位于床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的一边,另四个第一横板位于床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的另一边,位于同一边的四个第一横板两两之间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八个所述第二横板的其中四个第二横板位于床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一边,另四个第二横板位于床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另一边,床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两边的第二横板一一对应,且每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二横板的一端之间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各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床垫顶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挡块设置在靠近床头位置,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床架的内侧,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电动推杆顶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一横板底部中心位置铰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架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床板顶部贯穿设有方便槽,所述方便槽贯穿床垫顶部,所述方便槽顶部配合设有挡板,所述方便槽底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嵌设在床架一侧,且与滑槽相匹配,所述放置板顶部贯穿设有放置孔,所述方便槽底端配合设有便盆,所述便盆与放置孔相匹配,所述便盆顶部边缘位置与放置板顶部相贴合,所述放置板一侧固定设有拉手。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内腔底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珠顶端均与放置板底部滑动贴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床挡和输液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既能够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又可以增加该装置的安全性,而且,通过设有折叠标尺,在对床板进行角度调节时,方便观察调整角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2、通过设有小桌和桌板,既方便医护人员记录病人的病情,又可以将服用药物进行收纳,防止混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设有可折叠升高的餐桌,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餐桌的高度,并利用卡块和绑带,可以增加餐桌的牢固性,防止餐桌发生倾斜,而且,将床板、床垫、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电动推杆的数量均设置为八块,方便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对护理床的角度进行调整;3、通过设有滑槽、放置板以及拉手,方便将病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而且,通过设有挡块,当改变床头角度时,可以防止病人发生侧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床挡折叠结构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B部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餐桌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放置板与便盆结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床垫结构示意图,图8中所示的第一横板上的三个圆圈均表示铰接轴。图9为本技术的图8的仰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小桌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卡扣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床板、2床头、3床尾、4折叠标尺、5床挡、6输液架、7餐桌、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一弹簧、11限位板、12第一限位杆、13限位环、14支撑板、15第二弹簧、16第二限位杆、17插杆、18横杆、19卡扣、20小桌、21床垫、22第一横板、23第二横板、24挡块、25电动推杆、26滑槽、27方便槽、28便盆、29放置板、30放置孔、31滚珠、32床架、33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3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2)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头(2)和床尾(3),所述床架(32)的两长边上接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折叠标尺(4),所述床架(3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床挡(5),所述床架(32)一侧设置有输液架(6),所述输液架(6)和床挡(5)均包括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8)底端与床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8)内腔两侧均贯穿设有限位孔(38),所述第一支撑杆(8)内腔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支撑杆(9)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内腔,所述第二支撑杆(9)内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一侧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12),所述第一限位杆(12)一端套设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一侧与限位板(11)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一限位杆(12)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杆(12)内腔固定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5)和限位块(33),所述第一限位杆(12)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二限位杆(16)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杆(17),所述插杆(17)与第一限位杆(12)内腔相匹配,所述插杆(17)一端与第二弹簧(15)相贴合,所述插杆(17)两侧一端均固定设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一侧与限位块(33)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杆(12)和第二限位杆(16)均与限位孔(38)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3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2)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头(2)和床尾(3),所述床架(32)的两长边上接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折叠标尺(4),所述床架(3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床挡(5),所述床架(32)一侧设置有输液架(6),所述输液架(6)和床挡(5)均包括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8)底端与床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8)内腔两侧均贯穿设有限位孔(38),所述第一支撑杆(8)内腔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支撑杆(9)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内腔,所述第二支撑杆(9)内部一端固定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一侧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12),所述第一限位杆(12)一端套设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一侧与限位板(11)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一限位杆(12)设置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杆(12)内腔固定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5)和限位块(33),所述第一限位杆(12)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二限位杆(16)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杆(17),所述插杆(17)与第一限位杆(12)内腔相匹配,所述插杆(17)一端与第二弹簧(15)相贴合,所述插杆(17)两侧一端均固定设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一侧与限位块(33)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杆(12)和第二限位杆(16)均与限位孔(38)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8)分别均匀设置在床架(32)两长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32)两长边上均贯穿设有通孔(36),所述第二支撑杆(9)顶端设置有横杆(18),所述横杆(18)与第二支撑杆(9)铰接,各所述横杆(18)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条连杆(35),各所述连杆(35)与一通孔(36)相匹配,所述连杆(35)一端设置有固定块(37),所述固定块(37)与通孔(36)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3)内部嵌设有餐桌(7),所述餐桌(7)一侧底端设置有伸缩杆(40),所述伸缩杆(40)顶端与餐桌(7)一侧底端铰接,所述伸缩杆(40)底端与床尾(3)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餐桌(7)一侧顶端固定设有卡扣(19),所述卡扣(19)一侧固定设有绑带(39),所述绑带(39)与横杆(18)相匹配,所述床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慧周宏珍邹莹莹姚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