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称重床,包括底架、固定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升降组件、床底板、称重传感器、承重板、床头升降架、膝部升降柱、床板、固定设于所述床板尾部的床尾板以及设于所述床尾板上的称重控制盒和升降控制盒,所述床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床底板上,所述承重板设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的一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床板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称重控制盒电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移动病人,直接在床上就能够完成对病人的称重,实现了对病人体重连续监控以及精准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称重床
本技术涉及床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称重床。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病房(如ICU病房,CCU病房等)病人的体重能客观反映身体代谢程度,临床上常用测量病人体重来帮助临床大夫调整给药,测量体重时,将病人扶持到体重称上称量,特别是对于危重病人或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多次将病人从病床上抬起,再抬到体重称上称量,其不足是:操作繁琐、医生的劳动强度大、不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称重床,不需要移动病人,直接在床上就能够完成对病人的称重,实现了对病人体重连续监控以及精准测量。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称重床,包括底架、固定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升降组件、床底板、称重传感器、承重板、床头升降架、膝部升降柱、床板、固定设于所述床板尾部的床尾板以及设于所述床尾板上的称重控制盒和升降控制盒,所述床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床底板上,所述承重板设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的一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床板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称重控制盒电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称重传感器为至少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床底板上。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升降底板、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底板上的相互对称的两对升降柱以及分别用于驱动两对升降柱进行升降的两个电机,所述两个电机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优选地,所述两对升降柱中相邻两个升降柱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地,所述床板包括顺序合页连接的头部床板、腰部床板、膝部床板以及脚部床板,所述头部床板底面设有滑轨,所述床头升降架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所述膝部升降柱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膝部床板底面。优选地,所述床头升降架电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床头升降架进行升降;所述膝部升降柱电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膝部升降柱进行升降。优选地,所述称重控制盒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称重信号接收电路、称重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用于显示称重数字的显示屏。优选地,所述升降控制盒包括升降控制器以及与升降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选择升降模式的模式调节按键和用于调节升降角度的角度调节按键。优选地,所述床板两侧均安装有侧挡板,其中一侧的侧挡板上设有呼叫器,用于供病人呼叫护士;另一侧的侧挡板上设有输液支架。优选地,所述底架的底部四周各设有一带有万向轮的支撑脚,所述万向轮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床体上安装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体重情况,并将体重数字显示出来供医生查看,有效的实现对病人体重的连续监测和精准测量,称重的过程不需要病人移动位置,简化了病人的称重步骤,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此外,在床体上设有不同的升降装置可以使称重床满足病人不同的卧床姿势需求,应用性能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称重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电动称重床,包括底架1、固定设于底架1上的升降组件、床底板3、称重传感器4、承重板5、床头升降架6、膝部升降柱7、床板、固定设于床板尾部的床尾板9以及设于床尾板9上的称重控制盒10和升降控制盒11,床底板3固定在升降组件上,称重传感器4固定设于床底板3上,承重板5设于称重传感器4上,床头升降架6和膝部升降柱7的一端均固定设于承重板5上,另一端均连接在床板底面上,称重传感器4与称重控制盒10电连接,升降组件、床头升降架6和膝部升降柱7均与升降控制盒1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床体上安装称重传感器可以实现病人在病床上就直接能够测量到准确的体重值,这样就不需要将病人移动到体重秤上进行称重,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在床体上还安装有升降组件,可以实现床面的整体上升和下降,还可以实现床面的头部倾斜和尾部倾斜,方便病人在床上做出各种不同的姿势以配合检查;床头升降架可以使床头板进行升降;膝部升降柱可以使膝部的床板自由升降,满足病人在床上屈膝的动作;这样病人在床上就可以做出平躺、仰卧、屈膝等不同的动作,养病效果更佳。可选的,称重传感器4为至少四个,均匀分布在床底板3上。将称重传感器设置在床底板上,这样无论床体做任何模式的升降动作,称重传感器都可以完全的检测到病人的体重。可选的,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的升降底板21、固定设于升降底板21上的相互对称的两对升降柱22以及分别用于驱动两对升降柱22进行升降的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均与升降控制盒11电连接。两对升降柱22中相邻两个升降柱22通过连接杆23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将相邻两个升降柱通过连接杆连接可以使得处于同一边的升降柱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同步,这样床体在升降过程中会更加平稳,通过升降组件可以使床体整体上升0~340毫米,同处于头部一边的两个升降柱上升,另一边的两个升降柱保持不变,这样可以使床体整体倾斜0~10度,同处于头部一边的两个升降柱保持不变,另一边的两个升降柱上升,这样也可以使床体整体倾斜0~10度。可选的,床板包括顺序合页连接的头部床板81、腰部床板82、膝部床板83以及脚部床板84,头部床板81底面设有滑轨,床头升降架6的一端固定设于承重板5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轨内;膝部升降柱7的一端固定设于承重板5上,另一端连接在膝部床板83底面。可选的,床头升降架6电连接有一电机,该电机与升降控制盒11电连接,用于驱动床头升降架6进行升降;膝部升降柱7电连接有一电机,该电机与升降控制盒11电连接,用于驱动膝部升降柱7进行升降。上述结构中,床头升降架驱动床头床板上升之后,床头床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75度,膝部升降柱在驱动膝部床板上升之后,膝部床板的最高点与脚部床板连接之后的夹角为0~45度,这样就可以使病人自由的根据具体需求对病床进行调整,以满足自身的舒适需求。可选的,称重控制盒1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称重信号接收电路、称重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用于显示称重数字的显示屏103。称重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称重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称重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体重信号,当计算出体重数值之后显示屏会将病人的实时体重值显示出来供医生查看。可选的,升降控制盒11包括升降控制器以及与升降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选择升降模式的模式调节按键112和用于调节升降角度的角度调节按键113。可选的,床板两侧均安装有侧挡板80,其中一侧的侧挡板上设有呼叫器12,用于供病人呼叫护士;另一侧的侧挡板上设有输液支架13。在呼叫器旁边可以设置麦克风,这样病人就可以直接和护士对话,详细描述自己的需求,也使得护士能够及时做出救护方案。可选的,底架1的底部四周各设有一带有万向轮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固定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升降组件、床底板、称重传感器、承重板、床头升降架、膝部升降柱、床板、固定设于所述床板尾部的床尾板以及设于所述床尾板上的称重控制盒和升降控制盒,所述床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床底板上,所述承重板设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的一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床板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称重控制盒电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固定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升降组件、床底板、称重传感器、承重板、床头升降架、膝部升降柱、床板、固定设于所述床板尾部的床尾板以及设于所述床尾板上的称重控制盒和升降控制盒,所述床底板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床底板上,所述承重板设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的一端均固定设于所述承重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床板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称重控制盒电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床头升降架和膝部升降柱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为至少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床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升降底板、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底板上的相互对称的两对升降柱以及分别用于驱动两对升降柱进行升降的两个电机,所述两个电机均与所述升降控制盒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升降柱中相邻两个升降柱通过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称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顺序合页连接的头部床板、腰部床板、膝部床板以及脚部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曦乐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