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3867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获取逃逸率计算值;设定PM传感器报错的最大限值电流和触发电流;对实测电流和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当实测电流大于触发电流并小于最大限值电流、且逃逸率计算值等于1时,或,当实测电流等于最大限值电流且逃逸率计算值小于1时,报出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汽车。上述模拟EGR系统废气循环量异常的报错方法能够模拟DPF过滤效率低的情况来对发动机系统进行报错,从而可以实现无需修改相关标定即可实现报错的目的,进而满足检测中心的报错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及其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汽车。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微粒排放物质、碳氢化合物(HCx)、氮氧化物(NOx)和硫。其中微粒排放物质(烟灰)大部分是由碳或碳化物的微小颗粒(尺寸小于4-20μm)所组成的。根据重型车国六排放法规(以下简称法规)的要求,重型车的标准循环排放限值已作相应调整,其中,PM值为发动机尾气经过后处理系统在排气管最尾端测得的颗粒的质量,颗粒值的控制要通过在后处理系统中加装DPF(颗粒补集器)来实现,DPF能够减少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烟灰达90%以上,捕捉到的微粒排放物质随后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燃烧殆尽,它的工作基本原理是: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含有炭粒的黑烟,通过专门的管道进入发动机尾气DPF,经过其内部密集设置的袋式过滤器,将炭烟微粒吸附在金属纤维毡制成的过滤器上。当微粒的吸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尾端的燃烧器自动点火燃烧,将吸附在上面的炭烟微粒烧掉,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出,这个过程称为DPF的再生。因此,DPF的过滤效率,直接决定了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值是多少。法规说明在发动机状态正常以及后处理DPF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排放所得到的颗粒PM值不能超过10mg/kWh。如果DPF损毁时,法规也明确规定PM不得超过25mg/kWh。当超过10mg/kWh时,整车OBD系统应当通过相应的PM传感器识别DPF出现问题,并报出DPF损毁的故障,同时应当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性能限制。如果发动机状态稳定且DPF的状态正常,那么在瞬态工况(WHTC)下发动机实际的颗粒排放量应当处于法规要求的限值内。如果需要将颗粒排放量做到刚好低于法规OBD的限值,就必须对DPF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过滤效率下降,且需要对OBD系统进行标定,使ECU可以正常报错。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正常的DPF进行结构破坏,来实现WHTC循环内颗粒值超排放限值。然而,上述设置具有以下缺点:1)DPF内部结构紧凑,在进行损毁时,部分细微金属纤维毡也会遗留在DPF的内袋结构内,进行排放PM值测试时,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损毁后需要用吹枪尽量排空DPF。2)DPF内部结构损坏后,未评估是否可以再生,如果进入再生模式,DPF前端温度过高,可能会对本已结构损坏的DPF造成严重的烧毁,使OBD件失效,无法继续实验。3)PM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需要进行气流涡流实验确认,由于技术和工具有限,此项工作需要专业相关人员协助。4)此故障件只可用于OBD实验,寿命较短。虽然过滤效率下降,但仍有大量微粒排放物质和灰在DPF中,由于无法再生,因此当实际测量的OBD件PM排放值远大于OBD限值时,应当重新制作OBD件。其中:OBD:OBD是On-BoardDiagnostics的缩写,即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是一种为汽车故障诊断而延申出来的检测系统,OBD实时监测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氮氧传感器、排温传感器、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进气系统等系统和部件,并关联至ECU,当以上提及的系统或者部件产生故障时,OBD检测到故障,ECU记录故障信息和相关代码,并通过故障灯发出警告。ECU: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重型车国六排放法规:即《重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标定:发动机机械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台架实验完成发动机每个工况/每个转速下的各种参数的研究设置,完成技术数据之后将数据编程并写入ECU。标定完成后,发动机可以按照已写进ECU的数据运行。DPF: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颗粒捕集器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PM传感器:颗粒传感器,安装在排气尾管上,用来测量废气中的颗粒值。因此,如何避免通过损毁DPF内部结构的方式实现报错而导致无法满足检测中心的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该方法可以模拟DPF过滤效率低的情况来对发动机系统进行报错,从而可以实现无需修改相关标定即可实现报错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获取逃逸率计算值;设定PM传感器报错的最大限值电流和触发电流;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测电流大于所述触发电流并小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等于1时,或,当所述实测电流等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小于1时,报出故障。可选地,所述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包括:获取若干个DPF故障模型;获取与全部所述DPF故障模型一一对应的PM传感器的实测电流。可选地,所述获取若干个DPF故障模型包括:获取DPF模型;在所述DPF模型前后两个表面上分别生成以表面圆心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以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去除预设面积的吸附材料。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之前,包括:根据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速率对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控制修改。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速率对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控制修改,包括:将所述预设DPF的颗粒累积的模型值设定为X轴;将所述预设DPF的废气质量流量值设定为Y轴;根据所述模型值和所述废气质量流量值生成表格;在所述表格中填充对应的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速率;根据所述累计速率对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控制修改。可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测量曲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逃逸率计算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PM传感器报错的最大限值电流和触发电流;报错模块:用于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测电流大于所述触发电流并小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等于1时,或,当所述实测电流等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小于1时,报出故障。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若干个DPF故障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n获取逃逸率计算值;/n设定PM传感器报错的最大限值电流和触发电流;/n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测电流大于所述触发电流并小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等于1时,或,当所述实测电流等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小于1时,报出故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
获取逃逸率计算值;
设定PM传感器报错的最大限值电流和触发电流;
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当所述实测电流大于所述触发电流并小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等于1时,或,当所述实测电流等于所述最大限值电流且所述逃逸率计算值小于1时,报出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若干个预设DPF所对应的实测电流,所述实测电流表示所述预设DPF捕捉的颗粒值包括:
获取若干个DPF故障模型;
获取与全部所述DPF故障模型一一对应的PM传感器的实测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若干个DPF故障模型包括:
获取DPF模型;
在所述DPF模型前后两个表面上分别生成以表面圆心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
以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去除预设面积的吸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测电流和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判断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速率对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控制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发动机DPF过滤效率低的报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逃逸率计算值的累积速率对所述逃逸率计算值进行控制修改,包括:
将所述预设DPF的颗粒累积的模型值设定为X轴;
将所述预设DPF的废气质量流量值设定为Y轴;
根据所述模型值和所述废气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龙贺茂林吕林宫梦伟严抱璞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