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8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结构包括连接管、回流助燃筒、排出管、氮氧去除装置,尾气排出时,经过回流助燃筒对CO进行充分燃烧后,剩余的氮氧化合物进入排出管,排出时气体产生的气压带动氮氧去除装置,将仓内的黄烟去除剂从雾化装置中的送出管送入雾化塞,通过雾化塞中设有的增压道进行进行增压时,经过增压道底部的增压口时,通过液体的流速带动扇叶和增压轴进行旋转,并且增压轴中设有的轴承减小了转动时的产生的摩擦力,再通过轴身上的螺纹状凹槽,减小了轴身的阻力,加快了增压轴的旋转速度,使增压口对药液进行旋转施压,将药液更好的雾化通过通孔排出,使雾化的黄烟去除剂与排出的氮氧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变为无害的氮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
技术介绍
汽车尾气排放后通常会产生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通过汽车排气筒中设有废气处理器来对废气污染物进行处理,但是汽车尾部的废气处理器通常只在尾部出口前砌一个缩口,使烟气流动时产生回流,增加烟气停留的混合时间,可促使CO燃净,由于氮氧化合物为非可燃性物质,所以在废气处理器回流助燃后依然会残留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依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结构包括连接管、回流助燃筒、排出管、氮氧去除装置、分层板,所述连接管左侧与回流助燃筒右侧中部相焊接,所述回流助燃筒左侧中部与排出管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固定于排出管内壁上方,所述氮氧去除装置固定于分层板顶部与排出管内壁之间,所述氮氧去除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压缩仓、排出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右侧与压缩仓左端活动配合,所述压缩仓右侧与排出装置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为钢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板、转轴、推板、顶杆、固定筒,所述动力板顶端与转轴相焊接,所述转轴与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右侧与顶杆左侧推动配合,所述顶杆中间部分与固定筒活动卡合,所述固定筒固定于压缩仓左侧,所述转轴与分层板嵌固安装,所述排出装置包括密封盖、管道、固定层、雾化装置,所述压缩仓右侧顶部与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顶部与密封盖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层底部固定有雾化装置,所述动力板右侧为弧形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固定扣、送出管、雾化塞,所述固定扣与送出管中间部分活动卡合,所述送出管底部与雾化塞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共有两组夹紧固定于固定层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塞包括增压口、增压道、隔层、通孔,所述增压口与增压道底部活动卡合,所述增压道底部密封固定有隔层,所述隔层固定于通孔顶部,且隔层共有两组固定连接于增压口两侧,所述增压道为上宽下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口由增压轴和扇叶组成,所述扇叶共有两组且对称固定于增压轴两侧,所述扇叶为镂空扇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轴包括凹槽、轴身、轴承,所述凹槽设于轴身四周,所述轴身底部与轴承相焊接,所述轴承与凹槽活动配合,所述凹槽呈螺纹状布满轴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身包括中空槽和重力球,所述中空槽与重力球滚动配合,所述重力球通过中空槽活动卡合于轴身内部,且中空槽和重力球共有五组均匀设于轴身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汽车尾气排出时,然后经过回流助燃筒对CO进行充分燃烧后,剩余的氮氧化合物进入排出管,通过排出时气体产生的气压带动氮氧去除装置,将压缩仓内的黄烟去除剂送入雾化塞,使黄烟去除剂在压力的作用下雾化,然后从通孔排出,使雾化的黄烟去除剂与排出的氮氧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将氮氧化合物变为无害的氮气排出。2.并且药液在通过雾化塞设有的增压道底部的增压口时,通过液体的流速带动扇叶和增压轴进行旋转,并且增压轴中设有的轴承减小了转动时的产生的摩擦力,再通过轴身上的螺纹状凹槽,减小了轴身的阻力,加快了增压轴的旋转速度,使增压口对药液进行旋转施压,将药液更好的雾化通过通孔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排出管内部氮氧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雾化塞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增压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增压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轴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管-1、回流助燃筒-2、排出管-3、氮氧去除装置-4、分层板-5、驱动装置-41、动力板-411、转轴-412、推板-413、顶杆-414、固定筒-415、压缩仓-42、排出装置-43、密封盖-431、管道-432、固定层-433、雾化装置-434、固定扣-34a、送出管-34b、雾化塞-34c、增压道-c2、隔层-c3、通孔-c4、增压口-c1、增压轴-c11、扇叶-c12、轴身-112、轴承-113、凹槽-111、中空槽-12b、重力球-12a。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结构包括连接管1、回流助燃筒2、排出管3、氮氧去除装置4、分层板5,所述连接管1左侧与回流助燃筒2右侧中部相焊接,所述回流助燃筒2左侧中部与排出管3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5固定于排出管3内壁上方,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固定于分层板5顶部与排出管3内壁之间,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41、压缩仓42、排出装置43,所述驱动装置41右侧与压缩仓42左端活动配合,所述压缩仓42右侧与排出装置4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5为钢材质,防止在长时间经过高温尾气的烘烤下变形。其中,所述驱动装置41包括动力板411、转轴412、推板413、顶杆414、固定筒415,所述动力板411顶端与转轴412相焊接,所述转轴412与推板4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413右侧与顶杆414左侧推动配合,所述顶杆414中间部分与固定筒415活动卡合,所述固定筒415固定于压缩仓42左侧,所述转轴412与分层板5嵌固安装,所述排出装置43包括密封盖431、管道432、固定层433、雾化装置434,所述压缩仓42右侧顶部与管道432相连通,所述管道432顶部与密封盖431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层433底部固定有雾化装置434,所述动力板411右侧为弧形凹槽,增大受力面积,使气体排出时更有力带动推板413推动顶杆414。其中,所述雾化装置434包括固定扣34a、送出管34b、雾化塞34c,所述固定扣34a与送出管34b中间部分活动卡合,所述送出管34b底部与雾化塞34c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34a共有两组夹紧固定于固定层433两侧,防止压缩仓42压缩时压力过大,导致送出管34b脱落。其中,所述雾化塞34c包括增压口c1、增压道c2、隔层c3、通孔c4,所述增压口c1与增压道c2底部活动卡合,所述增压道c2底部密封固定有隔层c3,所述隔层c3固定于通孔c4顶部,且隔层c3共有两组固定连接于增压口c1两侧,所述增压道c2为上宽下窄,增大了药液向下输送的压力。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打开氮氧去除装置4中的密封盖431,将黄烟去除剂从管道432倒入压缩仓42中,在汽车行驶时,尾气从连接管1排出,然后经过回流助燃筒2对CO进行充分燃烧后,剩余的氮氧化合物进入排出管3,排出时气体产生的气压推动动力板411,使动力板411通过推板413将顶杆414向右推动,使压缩仓42压缩,将仓内的黄烟去除剂从雾化装置434中的送出管34b送入雾化塞34c,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结构包括连接管(1)、回流助燃筒(2)、排出管(3)、氮氧去除装置(4)、分层板(5),所述连接管(1)左侧与回流助燃筒(2)右侧中部相焊接,所述回流助燃筒(2)左侧中部与排出管(3)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5)固定于排出管(3)内壁上方,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固定于分层板(5)顶部与排出管(3)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41)、压缩仓(42)、排出装置(43),所述驱动装置(41)右侧与压缩仓(42)左端活动配合,所述压缩仓(42)右侧与排出装置(43)左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结构包括连接管(1)、回流助燃筒(2)、排出管(3)、氮氧去除装置(4)、分层板(5),所述连接管(1)左侧与回流助燃筒(2)右侧中部相焊接,所述回流助燃筒(2)左侧中部与排出管(3)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5)固定于排出管(3)内壁上方,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固定于分层板(5)顶部与排出管(3)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氧去除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41)、压缩仓(42)、排出装置(43),所述驱动装置(41)右侧与压缩仓(42)左端活动配合,所述压缩仓(42)右侧与排出装置(43)左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废气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1)包括动力板(411)、转轴(412)、推板(413)、顶杆(414)、固定筒(415),所述动力板(411)顶端与转轴(412)相焊接,所述转轴(412)与推板(4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413)右侧与顶杆(414)左侧推动配合,所述顶杆(414)中间部分与固定筒(415)活动卡合,所述固定筒(415)固定于压缩仓(42)左侧,所述转轴(412)与分层板(5)嵌固安装;
所述排出装置(43)包括密封盖(431)、管道(432)、固定层(433)、雾化装置(434),所述压缩仓(42)右侧顶部与管道(432)相连通,所述管道(432)顶部与密封盖(431)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层(433)底部固定有雾化装置(4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来发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维齐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