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6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监测井包括有外管和监测井管,根据检测段落含水层的数量监测井管对应设置有数个,数个监测井管均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成井方法为:步骤一、勘察钻探;步骤二、钻井施工;步骤三、清水替浆;步骤四、布置外管扶正器;步骤五、填料;步骤六、洗井;步骤七、下入监测井管;步骤八、下放1#监测井管;步骤九、填料;步骤十、下放2#监测井管;步骤十一、填料;步骤十二、下放3#监测井管;步骤十三、将监测井管进行固定;步骤十四、监测井管下放完毕;步骤十五、洗井;步骤十六、测量水位;步骤十七、安装保护罩。有益效果:施工成本降低,填补了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施工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污染源监测就需要越来越精细化,需要我们能够及时准确了解污染程度。目前现有的监测井主要是监测比较大的含水层,对隔水层厚度薄含水层相对密集的地下水难以实现有效监测,现阶段下入最多管的巢式监测井是一孔五井,监测层位较少;连续多通道监测井目前最多只能监测七个层位,但监测井管的口径较小,后续取水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巢式监测井最小止水层厚度难以确定、各监测管之间的止水效果不好以及下管难度大等关键性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井的成井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包括有外管和监测井管,根据检测段落含水层的数量监测井管对应设置有数个,数个监测井管均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每个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管和监测井管,根据检测段落含水层的数量监测井管对应设置有数个,数个监测井管均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每个监测井管均对应一层含水层设置,每个监测井管的底端均位于对应的含水层内,位于含水层内的监测井管内设置有地下水自动检测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管和监测井管,根据检测段落含水层的数量监测井管对应设置有数个,数个监测井管均插设在外管的内腔中,每个监测井管均对应一层含水层设置,每个监测井管的底端均位于对应的含水层内,位于含水层内的监测井管内设置有地下水自动检测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的顶端罩设有井口保护罩,外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管扶正器,外管的材质为PVC-U,外管位于含水层的部位由滤水管组成,外管位于隔水层的部位由隔水管组成,外管竖直方向的连接方式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上下相邻段落的外管用环保胶进行粘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监测井管中的一个监测井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中心部位,其余的监测井管均布在中心处的监测井管周圈,中心部位的监测井管设在最深处的含水层处,其余的监测井管按照含水层从深至浅进行依次布设,监测井管的上部装配有限位盘及支撑架,填料时,支撑架将限位盘固定,通过支撑架与井口保护罩的空隙进行填料,监测井管位于含水层的段落由滤水管组成,监测井管位于隔水层的段落由隔水管组成,监测井管的材质为PVC-U,监测井管竖直方向的连接方式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上下相邻段落的监测井管用环保胶进行粘结固定,根据插入不同深度含水层的监测井管分别采用第一内管扶正器或第二内管扶正器或第三内管扶正器进行监测井管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管扶正器为十字型结构,第一内管扶正器的中间设置有套管,套管外设置有十字型的固定杆,第二内管扶正器由两个套管组成,两个套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杆,第三内管扶正器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套管,相邻的套管间设置有固定杆,监测井管插设在套管内,套管外的固定杆用于监测井管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水自动检测仪的型号为BOBO-U20。


6.一种小口径浅层地下水巢式监测井的成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一、先进行勘察钻探,全孔取心,初步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位置及深度;随后进行物探测井并绘制测井曲线,然后和取心结果进行对比,确保止水位置准确,最后划分监测目的层;根据地面试验,止水层的厚度不能小于2米;
步骤二、在勘察孔处采用正循环钻机进行扩孔,采用一径到底的方式进行钻井施工;
步骤三、钻井结束后进行清水替浆,增加洗井效果,同时减小下管时的阻力;
步骤四、根据比对后的测井曲线划分外管上的滤水管和隔水管的位置,并在外管上的每段隔水管中间位置周圈均匀布置三个外管扶正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梓航张建良王进卫肖海龙杨全合何运晏张硕鲁贺李嵚林佳旭徐兴全王鹏飞郭昊甜张晋祥付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