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眼仪鼻架,包括弹性座及连接组件;弹性座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避位槽呈凹槽状自弹性座的一侧向弹性座内部延伸设置,以使弹性座的两端可相对摆动;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弹性座上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在弹性座的两端,第一安装座通过弹性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上述护眼仪鼻架,通过在硅胶弹性座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保证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进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上的用于罩设人体眼睛的眼罩相对弹性连接,进而通过该护眼仪鼻架保证了与人体面部的贴合度,提高护眼仪的适应性,提高护眼仪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眼仪鼻架及护眼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眼仪鼻架及护眼设备。
技术介绍
眼睛是一个用来检测光,并把检测到的光转换成大脑中的神经元的一种器官。它是人类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护眼仪是一种护理眼睛的仪器,护眼仪根据眼部的高低轮廓与不同的穴位分布精心设计而成,并且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通过钕磁指或者采用气囊力压眼部同时按摩眼部穴位,刺激和锻炼视椎细胞和视神经,缓解睫状肌疲劳,减轻长时间用眼造成的眼睛干涩和疼痛,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现有的护眼仪都是一体式结构直接罩设在双眼上,或者是罩设在双眼上的眼罩部分通过金属转轴刚性连接,因为人体的面部尺寸与形状不同,而护眼仪都是刚性连接结构,所以护眼仪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保证与人体面部贴合度高,导致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护眼仪舒适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护眼仪鼻架及护眼设备。一种护眼仪鼻架,包括:弹性座,所述弹性座为硅胶弹性座;所述弹性座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呈凹槽状自所述弹性座的一侧向所述弹性座内部延伸设置;及连接组件,与所述弹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座上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弹性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弹性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上述护眼仪鼻架,通过在硅胶弹性座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保证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进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上的用于罩设人体眼睛的眼罩相对弹性连接,进而通过该护眼仪鼻架保证了与人体面部的贴合度,提高护眼仪的适应性,提高护眼仪的舒适度;同时通过设置避位槽提高弹性座的形变能力,进一步保证与面部的贴合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座呈U形块状结构设置,所述避位槽设置在所述弹性座U形内凹面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槽的形状与所述弹性座的U形内凹面相适应,所述避位槽呈U形凹槽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座上设置有形变槽;各所述形变槽呈并列状间隔设置在所述弹性座背向所述避位槽的一侧,所述弹性座背向所述避位槽的一侧呈依次高低起伏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嵌置槽,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分别对应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插接部、连接所述插接部的定位部、及连接所述定位部的安装部;所述插接部对应插设在所述嵌置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呈直板状自所述插接部向远离所述插接部延伸设置,所述定位部对应与所述弹性座的端部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与安装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部的两侧,所述插接部与安装部截面呈U状结构设置;所述插接部与安装部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呈通孔状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与安装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孔与肋板;所述固定孔呈通孔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肋板呈直板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弹性座的一端。一种护眼设备,包括:上述的护眼仪鼻架;及眼罩,所述眼罩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眼罩分别对应与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护眼仪鼻架两侧的眼罩呈并列状结构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护眼仪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护眼仪鼻架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弹性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0-护眼仪鼻架;10-弹性座、11-避位槽、12-形变槽、15-嵌置槽;20-连接组件、21-第一安装座、22-插接部、23-定位部、24-安装部、25-第二安装座、26-开孔、27-固定孔、28-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护眼仪鼻架100,包括弹性座10、及连接该弹性座10的连接组件20;该弹性座10为硅胶弹性座10,弹性座10可相对弯折变形,由于该弹性座10为硅胶弹性座10,有效避免了现有结构中的机械磨损问题,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该弹性座10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11,以提高弹性座10的形变能力,进而保证与面部的贴合度;该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用于与外界的用于罩设人体眼睛的眼罩(图未示)连接,通过该弹性座10将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弹性连接。其中,护眼仪鼻架100通过在硅胶弹性座10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保证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相对弹性连接,进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与第二安装座25上的用于罩设人体眼睛的眼罩相对弹性连接,进而通过该护眼仪鼻架100保证了与人体面部的贴合度,提高护眼仪的适应性,提高护眼仪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该弹性座10沿竖直方向设置,弹性座10对应人体面部的鼻子位置;避位槽11对应设置在弹性座10靠近人体面部的一侧,避位槽11呈凹槽状自弹性座10的一侧向弹性座10内部延伸设置;该弹性座10呈U形块状结构设置,该弹性座10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U形设置,U形内凹面朝向人体面部方向设置,避位槽11对应设置在弹性座10的U形内凹面的一侧,该避位槽11的形状与弹性座10的U形内凹面相适应,避位槽11呈U形凹槽状结构设置,通过呈U形结构设置的弹性座10,保证了弹性座10沿竖直方向承载能力,并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该弹性座10上设置有形变槽12,该形变槽12设置有至少两个,各形变槽12呈并列状设置在弹性座10背向避位槽11的一侧,形变槽12自弹性座10的一侧向弹性座10内部呈凹槽状延伸设置,该形变槽12呈U形凹槽状设置,以使弹性座10背向避位槽11的一侧呈依次高低起伏状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形变槽12呈圆弧状凹槽结构设置,使该弹性座10背向避位槽11的一侧呈波浪状设置。进一步地,该弹性座10上设置有嵌置槽15;该嵌置槽15呈凹槽状设置在弹性座10的两端,嵌置槽15分别自弹性座10的两端相向延伸设置,该嵌置槽15用于安装连接组件20。该连接组件20对应安装在弹性座10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弹性座,所述弹性座为硅胶弹性座;所述弹性座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呈凹槽状自所述弹性座的一侧向所述弹性座内部延伸设置;及/n连接组件,与所述弹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座上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弹性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弹性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座,所述弹性座为硅胶弹性座;所述弹性座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呈凹槽状自所述弹性座的一侧向所述弹性座内部延伸设置;及
连接组件,与所述弹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座上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弹性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弹性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座呈U形块状结构设置,所述避位槽设置在所述弹性座U形内凹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的形状与所述弹性座的U形内凹面相适应,所述避位槽呈U形凹槽状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座上设置有形变槽;各所述形变槽呈并列状间隔设置在所述弹性座背向所述避位槽的一侧,所述弹性座背向所述避位槽的一侧呈依次高低起伏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眼仪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嵌置槽,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分别对应嵌设在所述嵌置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世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