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门窗型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5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钢门窗型材及其生产工艺,涉及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塑钢门窗型材包括型材基体,型材基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型材基体的装饰面贴合设置有金属防护层,所述型材基体内部空腔中固定有与空腔轮廓配合的金属支撑和塑料材质的防火支撑件,金属防护层、型材基体、金属支撑以及防火支撑件熔固为一体;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混料加热、挤出定型、组装、加热固化。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延长塑钢门窗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钢门窗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塑钢门窗型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塑钢门窗是以聚氯乙烯(U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521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抗弯外框,包括底框和玻璃压件,所述底框和玻璃压件各有两个,两个底框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框上与连接板相邻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之间形成内大外小的敞口;所述玻璃压件呈“刀”字形,玻璃压件敞口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条卡固的卡接端,玻璃压件敞口的另一侧设有依次相连的直板、斜板和顶条,所述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直板呈夹角设置和另一端抵至所述底框上,所述顶条与所述第二卡条卡固。该技术由于采用铝合金制作,由于直板、斜板和顶条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但是目前采用塑料制作的这类结构产品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漏在表面的部分受到风吹日晒,门窗的框扇表面露出部分容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门窗型材,包括型材基体,型材基体内部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基体的装饰面贴合设置有金属防护层,所述型材基体内部空腔中固定有与空腔轮廓配合的金属支撑和塑料材质的防火支撑件,金属防护层、型材基体、金属支撑以及防火支撑件熔固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门窗型材,包括型材基体,型材基体内部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基体的装饰面贴合设置有金属防护层,所述型材基体内部空腔中固定有与空腔轮廓配合的金属支撑和塑料材质的防火支撑件,金属防护层、型材基体、金属支撑以及防火支撑件熔固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门窗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基体位于空腔四周的壁厚为1.5-2.5mm,防火支撑件的壁厚为0.7-1.5mm,金属支撑5的壁厚为1-1.5mm,防护层的厚度为0.3-1mm;防护层、型材基体、金属支撑和防火支撑件的厚度比为1:2~5:1~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钢门窗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撑为多孔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塑钢门窗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按重量份数计准备以下原料,聚氯乙烯60-70份、氮化硅10-15份、醋酸乙酯10-20份、碳化硅晶须10-20份、碳酸钙5-10份、复合增塑剂10-24份、云母粉3-5份、玻璃纤维2-6份、纳米二氧化硅5-8份、钛酸酯偶联剂2-4份、二甘醇二苯甲酸酯5-8份;
S2:混料加热:
S21:将上述重量的聚氯乙烯、氮化硅在220-240℃加热,待完全熔化后加入碳化硅晶须、碳酸钙、云母粉、纳米二氧化硅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A;
S22:将所述重量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加入到醋酸乙酯中,然后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鑫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国建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