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并排预固定在墙体上的多块聚氨酯板单元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块聚氨酯板单元之间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嵌设在墙体内部的嵌体以及固接在嵌体远离墙体一端且表面与相邻聚氨酯板单元同时紧贴的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聚氨酯板进行牢靠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板是指完全由PU制成,或是由PU和彩钢板复合形成的聚氨酯夹芯板,其既可以减少主体的热应力,消除热桥,又可以增加墙体的热惰性,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能够改善室内的热环境质量。主要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墙的保温系统。目前,聚氨酯板外墙外保系统主要是采用胶粘的方式将聚氨酯保温材料固定在主体结构的外部,但是这种方式固定的不牢靠,易受风吹、日晒、雨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变形,甚至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具有能够对聚氨酯板进行牢靠固定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并排预固定在墙体上的多块聚氨酯板单元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块聚氨酯板单元之间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嵌设在墙体内部的嵌体以及固接在嵌体远离墙体一端且表面与相邻聚氨酯板单元同时紧贴的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预固定的方式预先将聚氨酯板单元固定到指定的安装位置,然后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保温板进一步拉紧固定在墙体上,提高聚氨酯板单元安装的牢靠性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上钻设有供嵌体安装的孔洞;所述嵌体为柱状,其内部设有透过压板与外部连通的腔室,腔室内注植筋胶,所述嵌体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嵌体对应插入孔洞内后,通过注胶设备向嵌体内注胶,胶液由出胶孔流出,使嵌体与孔洞紧密的粘结在一起,实现固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体远离压板的一端为敞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快胶液流出的速度,保证胶液与孔洞内壁充分接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体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若干环形凸棱,环形凸棱与每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棱的设置,主要用于增加胶液与嵌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嵌体脱出时的阻力,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上钻设有供嵌体安装的孔洞;所述嵌体为柱状,其内部中空且两端为开口,所述嵌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段、形变段和端头段,三者之间一体连接,固定段垂直固接在压板的一侧;所述压板上对应固定段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嵌体还包括穿过通孔插接至嵌体内并且与端头段内壁螺纹连接的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嵌体安装至孔洞内后,取出螺钉并插接至嵌体内,然后通过电钻带动螺钉旋转,由于嵌体的周向运动被限制,因此端头段会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朝固定段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形变段,使形变段堆叠在一起并向外膨胀,从而与孔洞的内壁抵紧,实现固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段的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沿形变段轴向延伸的条形槽,相邻条形槽之间形成形变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形变段的结构强度,便于形变。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壁上一体连接有多个沿形变壁长度方向延伸的侧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增加形变段形变后的体积,增强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洞内固接有套筒,套筒的端面与墙体表面平齐,嵌体插接至套筒内时,形变段位于套筒远离压板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的设置,使嵌体与孔洞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当形变段受到挤压时,其能够更好的在间隙处膨胀并且与套筒的端面形成限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接有插板,插板朝嵌体的方向水平延伸,两插板与压板之间呈U形,聚氨酯板单元上对应插板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板插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与凹槽配合,能够使固定组件将保温板进一步拉紧固定在墙体上,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氨酯板单元与墙体之间采用四点式结构胶固定法预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固定组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申请中通过预固定的方式预先将聚氨酯板单元固定到指定的安装位置,然后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保温板进一步拉紧固定在墙体上,提高聚氨酯板单元安装的牢靠性和稳定性;2、通过在嵌体上设置环形凸棱,能够增加胶液与嵌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嵌体脱出时的阻力,提高安装的稳定性;3、套筒的设置,使嵌体与孔洞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当形变段受到挤压时,形变段能够更好的在间隙处膨胀并且与套筒的端面形成限位,提高固定的牢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实施例1中的固定组件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体现实施例2中的固定组件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体现嵌体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通过转动螺钉使形变段形变并与套筒配合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墙体;2、聚氨酯板单元;21、凹槽;3、压板;31、插板;4、嵌体;41、出胶孔;42、环形凸棱;43、固定段;44、形变段;441、条形槽;442、形变壁;443、侧棱;45、端头段;46、螺钉;5、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并排预固定在墙体1上的多块聚氨酯板单元2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块聚氨酯板单元2之间的固定组件。参照图1和图2,固定组件包括压板3以及垂直固接在压板3一侧且并排设置的多个嵌体4,墙体1上钻设有供嵌体4安装的孔洞;嵌体4为柱状,其内部设有透过压板3与外部连通的腔室,该腔室主要用于注入植筋胶。嵌体4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41,注入腔室内的植筋胶可由出胶孔41流出,使嵌体4与孔洞紧密的粘结在一起,实现固定。为加快胶液流出的速度,并保证胶液与孔洞内壁充分接触,将嵌体4远离压板3的一端设置为敞口。在嵌体4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若干环形凸棱42,环形凸棱42与每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41间隔设置,环形凸棱42的设置,主要用于增加胶液与嵌体4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嵌体4脱出时的阻力,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参照图2,为进一步使聚氨酯板牢靠的固定在墙体1上,在压板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接有插板31,插板31朝嵌体4的方向水平延伸,两块插板31与压板3之间呈U形,在聚氨酯板上对应插板31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板31插接的凹槽21。参照图1和图2,安装时,先在聚氨酯板单元2一侧的四角处分别涂抹少量的结构胶,根据测量好的放置线,将聚氨酯板单元2按压在墙体1上,实现预固定,然后取用固定组件,将嵌体4对应插入孔洞内,插入的过程中,插板31会逐渐插接至聚氨酯板单元2的凹槽21内,使聚氨酯板单元2进一步压紧在墙体1上,此时,通过注胶设备向嵌体4内注胶,使嵌体4与孔洞紧密的粘结在一起,实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预固定在墙体(1)上的多块聚氨酯板单元(2)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块聚氨酯板单元(2)之间的固定组件;/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嵌设在墙体(1)内部的嵌体(4)以及固接在嵌体(4)远离墙体(1)一端且表面与相邻聚氨酯板单元(2)同时紧贴的压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预固定在墙体(1)上的多块聚氨酯板单元(2)以及连接在相邻两块聚氨酯板单元(2)之间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嵌设在墙体(1)内部的嵌体(4)以及固接在嵌体(4)远离墙体(1)一端且表面与相邻聚氨酯板单元(2)同时紧贴的压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钻设有供嵌体(4)安装的孔洞;
所述嵌体(4)为柱状,其内部设有透过压板(3)与外部连通的腔室,腔室内注植筋胶,所述嵌体(4)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体(4)远离压板(3)的一端为敞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体(4)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若干环形凸棱(42),环形凸棱(42)与每组环形分布的出胶孔(41)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钻设有供嵌体(4)安装的孔洞;
所述嵌体(4)为柱状,其内部中空且两端为开口,所述嵌体(4)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段(43)、形变段(44)和端头段(45),三者之间一体连接,固定段(43)垂直固接在压板(3)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茂华聚氨酯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