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与结构工程抗震
,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很多地震都会造成经济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这些大部分还是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而造成的,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的破坏。当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现阶段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由抗震能力提高转为结构功能可维持、可恢复设计,可恢复功能结构。其中在实现结构可恢复上有着多种实现方法,在地震的作用下,通过可更换的耗能梁来进行对地震能量的消耗,保护整个结构主体不受破坏,地震之后对耗能梁稍加修复或者更换来恢复结构的功能,但目前耗能梁段与钢柱的连接形式还有待提高,并且现有的连接构造在地震后并不便于拆卸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及方法,该连接构造能够实现耗能梁腹板螺栓传递剪力,翼缘部分传递弯矩,受力明确,传力路径简单可靠,且该连接构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2)、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和可更换耗能梁(8),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与端板(2)焊接;端板(2)与钢柱(1)使用高强螺栓连接;/n所述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包括双L型钢(6),位于双L型钢(6)上方为组合盖板,双L型钢(6)下方为可拆卸式钢底板(7);/n所述的可更换耗能梁(8)包括梁端上翼缘、腹板及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部分切除,可更换耗能梁(8)整体与双L型钢(6)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2)、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和可更换耗能梁(8),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与端板(2)焊接;端板(2)与钢柱(1)使用高强螺栓连接;
所述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包括双L型钢(6),位于双L型钢(6)上方为组合盖板,双L型钢(6)下方为可拆卸式钢底板(7);
所述的可更换耗能梁(8)包括梁端上翼缘、腹板及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部分切除,可更换耗能梁(8)整体与双L型钢(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盖板包括组合盖板一(3),所述的组合盖板一(3)为方形板,方形板水平放置,且表面开有螺栓孔,组合盖板一(3)两侧通过组合盖板二(4)与组合盖板三(5)相连,组合盖板三(5)为两块,与组合盖板一(3)外侧边缘对其,组合盖板三(5)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L型钢(6)的双L型钢腹板部分、双L型钢(6)下翼缘部分、组合盖板和可拆卸式钢底板(7)表面,与可更换耗能梁(8)腹板、翼缘部分相应位置均开有一定数量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更换耗能梁(8)梁端上翼缘部分切除,腹板及下翼缘连续,切除长度比L型钢(6)的下翼缘长度短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L型钢(6)为两个L型钢,以背靠背的方式安装,中间留有适当间隙,所述的间隙宽度比可更换耗能梁(8)腹板厚度宽3~5mm,且在安装完成时,需要在两者间的间隙填满小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梁端的嵌入式螺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更换耗能梁(8)的截面高度比对称双L型钢(6)的截面高度要高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一帆,门进杰,籍一丁,史明鑫,冯思月,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