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2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包括:步骤1),开挖施工井;步骤2),钻孔以形成连通相邻施工井的管道安装孔;步骤3),在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待排水管组合物固化后形成排水管胚;步骤4),检测排水管胚的渗漏点,根据检测结果在渗漏点处喷涂排水管组合物以修补;步骤5),抛光排水管胚内壁,形成市政排水管道;步骤6),修建检查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运输时空间利用率大幅提高,较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的用水量越来越大。其中,市政排水管网是城市排水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市政排水管通常埋设在地下。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时可采用开挖和非开挖的施工方法,其中,非开挖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钻孔设备切削地下土壤以形成管道安装孔,然后通过顶管设备将排水管顶入安装孔中,因此采用顶管工艺时只需小面积开挖施工井即可,无需对路面大面积开挖,有效减少对路面的占用、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因此非开挖顶管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顶管工艺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管道安装孔中顶入预制好的排水管单元,由于排水管单元已经预制成型且各排水管单元的直径一致,导致排水管单元无法相互套叠,导致排水管单元在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占用空间,运输成本较高,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具有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挖施工井;步骤2),钻孔以形成连通相邻施工井的管道安装孔;步骤3),在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待排水管组合物固化后形成排水管胚;步骤4),检测排水管胚的渗漏点,根据检测结果在渗漏点处喷涂排水管组合物以修补;步骤5),抛光排水管胚内壁,形成市政排水管道;步骤6),修建检查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以在排水管组合物固化后形成排水管胚,使得排水管无需预制,使得施工时只需将排水管组合物运输至施工场地即可,而排水管组合物由于未形成管状,不会因管状而占据大量空间,使得运输时空间利用率大幅提高,从而较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由于只需朝向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排水管组合物即可,无需采用大型的顶管设备,施工较为方便;由于排水管由排水管组合物喷涂而成,使得排水管胚的渗漏点以及排水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渗漏点只需通过喷涂排水管组合物即可修补,修补操作较为方便,且由于物料的性质一致,喷涂在排水管胚上的排水管组合物较为稳定地粘附在排水管胚上,不易出现分离的情况,使得修补的效果较佳;通过抛光排水管胚内壁以使得排水管内壁较为光滑,从而使得排水时,污水中的杂物不易因排水管内壁凹凸不平而粘附在排水管内壁上,使得杂物更为顺利的排走,不易堵塞排水管。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3)中,排水管组合物的喷涂厚度至少为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组合物的喷涂厚度至少为5mm,保证排水管具有一定的壁厚,从而保证排水管能较为稳定地支撑土壤,减少突然挤压而导致排水管破损的情况,保证排水管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3)中,喷涂排水管组合物前,先朝向安装孔的孔壁喷射100℃以上的气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朝向安装孔的孔壁喷射100℃以上的气体,使得孔壁收到高温加热,从而使得孔壁处的土壤中的水分得到部分蒸发,从而有效降低孔壁出土壤的含水率,从而使得排水管组合物更好地渗入土壤的空隙中,从而使得排水管组合物与管道安装孔的孔壁连接较为稳定,使得排水管稳定安装在管道安装孔中,不易发生位移,提高排水管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1)中,施工井的位置与设计图纸中检查井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步骤4)中在施工井的侧壁上浇注混凝土以将施工井修建成检查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施工井修建成检查井,无需额外开挖检查井,同时无需回填施工井,有效减少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甲醛100份;乙烯-丙烯酸乙酯45-5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甲醛作为主要原料,利用聚甲醛的自润滑性能,使得排水管组合物制成的排水管的内壁润滑性能较好,水流顺畅,使得水流中夹带的杂物不易粘附在排水管的管壁上,从而使得排水管不易堵塞;而且,利用聚甲醛较好的物理性能,使得排水管结构稳定,较好地抵抗土壤的压力,不易因受压而破损,保证排水管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在排水管组合物中加入乙烯-丙烯酸乙酯与聚甲醛共混,使得排水管组合物耐低温性能得到提高,有限降低排水管组合物的低温脆点,从而更为适用于寒冷地区,从而排水管在寒冷地区仍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使得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的适用性较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组合物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气相二氧化硅5-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管组合物中加入气相二氧化硅,使得排水管组合物具有较好的触变性,使得排水管组合物喷涂在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后难以因重力而流动,从而使得排水管胚的厚度分布较为均匀,使得排水管胚的内壁更为平整,抛光时更易于将排水管内壁打磨至平整光滑。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组合物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玻璃纤维7-9份;碳纤维2-4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管组合物中加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有效提高排水管的抗拉强度,使得排水管不易开裂,提高排水管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排水管不易受损而渗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组合物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纳米锆石粉5-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管组合物中加入纳米锆石粉,有效提高排水管组合物的抗压强度,使得排水管的结构更为稳定,不易受压而破损,使得排水管不易受损而渗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聚甲醛及乙烯-丙烯酸乙酯破碎成粒径为1mm及以下的颗粒状;步骤02),将聚甲醛颗粒及乙烯-丙烯酸乙酯颗粒混合均匀,获得预混物;步骤03),将预混物加入挤出设备中加热至聚甲醛熔融,挤出成型,形成排水管组合物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聚甲醛及乙烯-丙烯酸乙酯破碎成颗粒状并混合均匀后在加热熔融,使得聚甲醛及乙烯-丙烯酸乙酯在常温下混合较为均匀,有效减少高温下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热历程,使得排水管组合物不易因长期受热而分解,使得制备所得的排水管组合物质量较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02)中还加入有气相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碳纤维、纳米锆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制备所得的排水管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较好的抗压强度、较好的触变性,方便施工,质量较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开挖施工井;/n步骤2),钻孔以形成连通相邻施工井的管道安装孔;/n步骤3),在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待排水管组合物固化后形成排水管胚;/n步骤4),检测排水管胚的渗漏点,根据检测结果在渗漏点处喷涂排水管组合物以修补;/n步骤5),抛光排水管胚内壁,形成市政排水管道;/n步骤6),修建检查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挖施工井;
步骤2),钻孔以形成连通相邻施工井的管道安装孔;
步骤3),在管道安装孔的孔壁上喷涂液态的排水管组合物,待排水管组合物固化后形成排水管胚;
步骤4),检测排水管胚的渗漏点,根据检测结果在渗漏点处喷涂排水管组合物以修补;
步骤5),抛光排水管胚内壁,形成市政排水管道;
步骤6),修建检查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排水管组合物的喷涂厚度至少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喷涂排水管组合物前,先朝向安装孔的孔壁喷射100℃以上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施工井的位置与设计图纸中检查井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步骤4)中在施工井的侧壁上浇注混凝土以将施工井修建成检查井。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