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1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其包括施工准备工序、起吊工序、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钢筋笼孔口焊接工序;起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3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1.5至2.0m之间,两台主吊机继续同步提升,副吊机下放吊钩;S32、直至钢筋笼完全回直并且钢筋笼的重量由两台主吊机承担后,解除副吊机的吊钩;解决了现有的吊装方式吊装次数多、焊接接长次数多,耗时耗力、成本增加且钢筋笼整体性差的问题以及在安放钢筋笼时间拖长,槽壁暴露的时间过长增加,容易出现槽壁塌孔、笼体夹泥、沉渣过多等现象,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墙身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和一次性起吊入槽,钢筋笼起吊采用吊钩、扁担、钢丝绳等吊具3,通常吊具高度约3.5m。但当施工现场受高压线1影响而处于限高区2时,现场吊装高度不足,则采取对钢筋笼4进行分段制作,在吊装时对分段的钢筋笼4进行焊接等方式连接,保证连续墙钢筋的整体性。限高区2钢筋笼4分段吊装的传统施工方法为:采用一台吊机进行钢筋笼4分段入槽,在本身吊装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单节钢筋笼4可制作的长度将再次缩短,导致以下两点问题:1、吊装次数多、焊接接长次数多,耗时耗力、成本增加且钢筋笼4整体性差;2、在安放钢筋笼4时间拖长,槽壁暴露的时间过长增加,容易出现槽壁塌孔、笼体夹泥、沉渣过多等现象,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利。如深圳某项目地下连续墙施工,墙体位置高压电线处于地面以上12m高,根据规范要求,高压电线以下吊装作业需要保证5m的安全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准备工序、起吊工序、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钢筋笼孔口焊接工序;/n所述施工准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nS11、准备三台吊机,其中两台吊机作为主吊机,另外一台吊机作为副吊机;/nS12、移动两台主吊机分别至钢筋笼的两个长边侧,移动副吊机至钢筋笼的其中一个短边侧;/nS13、三台吊机的吊钩钩于钢筋笼上分别形成第一吊点、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nS14、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均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一侧,第三吊点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另一侧;/n所述起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nS3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1.5至2.0m之间,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准备工序、起吊工序、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钢筋笼孔口焊接工序;
所述施工准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三台吊机,其中两台吊机作为主吊机,另外一台吊机作为副吊机;
S12、移动两台主吊机分别至钢筋笼的两个长边侧,移动副吊机至钢筋笼的其中一个短边侧;
S13、三台吊机的吊钩钩于钢筋笼上分别形成第一吊点、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
S14、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均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一侧,第三吊点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另一侧;
所述起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3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1.5至2.0m之间,两台主吊机继续同步提升,副吊机下放吊钩;
S32、直至钢筋笼完全回直并且钢筋笼的重量由两台主吊机承担后,解除副吊机的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吊工序之前,施工准备工序之后还包括试吊工序,所述试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2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至少20cm;
S22、检查钢筋笼的稳定性和三台吊车的各项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检查合格后进行起吊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41、利用同步对讲设备实现两台主吊机的同步行进至孔口处;
S42、两台主吊机同步停机;
S43、两台主吊机同步下放主钩至钢筋笼达到预设位置,安装固定设施,将固定钢筋笼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建雷斌胡静李波李洪勋吴涵申小平许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