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0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侧端转动安装连接板且连接板设置在底板正上方,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T形板,所述T形板上端通过螺栓并排固定两个水平板,两个所述水平板上端均固定圆筒,两个所述圆筒相对位置均开设连通槽,两个所述圆筒后端均设有具有封堵功能的橡胶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连体小鼠进行固定,且便于拆卸,扩大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
本技术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属于动物试验辅助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中常通过小动物进行实验,其中小鼠的使用频率较高,为了方便有效的对老鼠进行腹腔注射同时进行尾部采血操作,通常需要利用一个固定装置对小鼠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人较早前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5662642B公开的一种腹腔注射及尾静脉采血的装置中就是通过布袋等部件对小鼠进行固定的。连体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室的一种实现对象,其是将两只小鼠通过手术连体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对于小鼠进行固定的装置包括上述文件都是对单一的小鼠进行固定的,不能对连体小鼠进行固定,不能适用于连体小鼠的试验,故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对于动物进行固定的装置都是对单一的动物进行固定的,不能对连体小鼠进行固定,不能适用于连体小鼠的试验的问题,本技术便于对连体小鼠进行固定,且便于拆卸,扩大了使用范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侧端转动安装连接板且连接板设置在底板正上方,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T形板,所述T形板上端通过螺栓并排固定两个水平板,两个所述水平板上端均固定圆筒,两个所述圆筒相对位置均开设连通槽,两个所述圆筒后端均设有具有封堵功能的橡胶塞。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前后两端均固定手柄,两个所述手柄上均套装有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前后对称固定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前端以及后端且立柱通过转轴与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部底端设有移块,所述移块内部中间位置通过螺纹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底板连接,所述螺纹杆安装在方形槽内部且穿过方形槽且延伸至底板右端,所述螺纹杆右端固定第一圆柄,所述移块上端通过铰链前后对称安装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通过转轴对称安装在连接板下端,所述螺纹杆、移块以及转杆共同构成角度调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下端前后两侧边缘位置均固定L形卡板,两个所述L形卡板对称卡合在T形板前后两端。进一步地,所述T形板上端前部位置以及后部位置均对称开设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水平板上端四角边缘位置均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水平板上端四角边缘位置均安装螺栓,所述螺栓穿过通孔且与螺纹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圆筒、橡胶塞以及水平板构成单个鼠固定组件,所述连接板上端并排安装两个单个鼠固定组件,所述水平板前端设有尾巴固定环。进一步地,所述圆筒包括透明外壳以及透明内壳,所述透明内壳设置在透明外壳内壁且二者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带温度控制器的热电偶,所述透明内壳前端固定带有开关阀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与空腔垂直相通,所述透明内壳下端开设至少两个第一圆孔,所述透明外壳下端与注射空心环对应位置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部设有注射空心环,所述注射空心环延伸至第一圆孔内部,所述透明外壳、透明内壳以及注射空心环共同构成容水腔。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内部开设方槽,所述T形板以及连接板内部与方槽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注射通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将两个均由圆筒、橡胶塞以及水平板构成的单个鼠固定组件通过螺栓并排固定在T形板上端,由于两个圆筒相对均设有连通槽,故而便于利用两个圆筒分别存放连体的两只小鼠,通过两个橡胶塞配合两个圆筒分别对两只小鼠进行固定,便于对连体小鼠进行试验,且单个鼠固定组件与T形板之间的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故而也便于在圆筒上端安装一个单个鼠固定组件,便于对单个小鼠进行试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中水平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中T形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中圆筒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中图4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中图4的俯视图。图中:1-圆筒、2-橡胶塞、3-水平板、4-T形板、5-连接板、6-立柱、7-底板、8-角度调节组件、11-连通槽、12-进出水管、13-透明外壳、14-透明内壳、15-注射空心环、31-尾巴固定环、32-方槽、33-水平板、81-螺纹杆、82-移块、83-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包括底板7,底板7上端安装立柱6,立柱6侧端转动安装连接板5且连接板5设置在底板7正上方,连接板5上端固定上大下小的T形板4,T形板4上端通过螺栓并排固定两个水平板3,两个水平板3上端均焊接前端封闭后端设有开口的中空式圆筒1,两个圆筒1相对位置均开设连通槽11,两个圆筒1后端均设有对开口具有封堵功能的橡胶塞2,先将两个水平板3卡合在T形板4上端,然后通过螺栓将二者进行固定,然后人员分别向后移动两个橡胶塞2,使两个圆筒1的开口暴露出来,然后将连体小鼠分别放在两个圆筒1内部,并通过连通槽11将小鼠的尾巴从圆筒1中拉出,并使小鼠的尾巴从连通槽11外后部位置露出来,且两个侧边相对的连通槽11便于容纳连体小鼠的连体部分,然后人员一只手拉住两个连体小鼠的尾巴,不让两只小鼠移动,另一只手分别将两个橡胶塞2塞入到圆筒1内部,利用橡胶塞2以及圆筒1实现对小鼠进行限位夹持,便于后续的实验,且水平板3与T形板4之间的螺栓式连接便于安装以及拆卸,即T形板4上端能够安装一个由水平板3、圆筒1以及橡胶塞2组成的单个鼠固定组件,实现对单个鼠进行夹紧固定,也能够安装两个单个鼠固定组件,如图1所示,实现对连体鼠进行夹紧固定。底板7前后两端均固定手柄,两个手柄上均套装有橡胶套,人员握持手柄,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橡胶套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底板7上端前后对称固定两个立柱6,两个立柱6分别设置在连接板5前端以及后端且立柱6通过转轴与连接板5连接,转轴便于连接板5进行转动。底板7上端开设方形槽,方形槽内部底端设有移块82,移块82内部中间位置通过螺纹设有螺纹杆81,螺纹杆81通过轴承与底板7连接,螺纹杆81安装在方形槽内部且穿过方形槽且延伸至底板7右端,螺纹杆81右端固定第一圆柄,移块82上端通过铰链前后对称安装两个转杆83,两个转杆83通过转轴对称安装在连接板5下端,螺纹杆81、移块82以及转杆83共同构成角度调节组件8,第一圆柄转动带动螺纹杆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侧端转动安装连接板且连接板设置在底板正上方,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T形板,所述T形板上端通过螺栓并排固定两个水平板,两个所述水平板上端均固定圆筒,两个所述圆筒相对位置均开设连通槽,两个所述圆筒后端均设有具有封堵功能的橡胶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侧端转动安装连接板且连接板设置在底板正上方,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T形板,所述T形板上端通过螺栓并排固定两个水平板,两个所述水平板上端均固定圆筒,两个所述圆筒相对位置均开设连通槽,两个所述圆筒后端均设有具有封堵功能的橡胶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均固定手柄,两个所述手柄上均套装有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前后对称固定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前端以及后端且立柱通过转轴与连接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部底端设有移块,所述移块内部中间位置通过螺纹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底板连接,所述螺纹杆安装在方形槽内部且穿过方形槽且延伸至底板右端,所述螺纹杆右端固定第一圆柄,所述移块上端通过铰链前后对称安装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通过转轴对称安装在连接板下端,所述螺纹杆、移块以及转杆共同构成角度调节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体动物模型实验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下端前后两侧边缘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孙雪峰刘东黄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