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剂,由以下组分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20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40份,乙二醇:5‑10份,聚乙二醇:5‑10份,三氧化二锑1‑3份,醋酸锌1‑3份,抗氧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静电剂是以混炼的方式加入到基料树脂中,其抗静电作用不是靠抗静电分子迁移到材料表面,而是在材料内部形成具有导电能力的渗滤网络来及时逸散材料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从而降低材料自身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剂,还涉及了该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抗静电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较好的导电性,在介质材料中加入或在表面涂敷抗静电剂后,可以降低材料本身的电阻,从而达到泄漏电阻的目的。由于抗静电剂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纤维材料,成本较低等优点,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领域。织物的抗静电剂整理要达到持久的优良抗静电效果:一是要选择性能出色的抗静电剂;二是要选择适当的加工、使用工艺条件。所以生产出耐洗性好的,适用范围广的出色的抗静电溶剂对于纺织行业、塑料行业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剂,同时提供该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抗静电剂,其由以下组分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20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40份乙二醇EG:5-10份聚乙二醇:5-10份三氧化二锑1-3份醋酸锌1-3份抗氧剂2-4份。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优选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0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份乙二醇:6份聚乙二醇:7份三氧化二锑2份醋酸锌3份抗氧剂2份。如上述所述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将计量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聚乙二醇,抗氧剂和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抗静电剂。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静电剂是以混炼的方式加入到基料树脂中,其抗静电作用不是靠抗静电分子迁移到材料表面,而是在材料内部形成具有导电能力的渗滤网络来及时逸散材料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从而降低材料自身电阻。附图说明图1为抗静电剂分子在材料中杂乱分布;图2为抗静电剂分子与材料固化后的分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实施例1将1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30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6份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3份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8份聚乙二醇,2份抗氧剂和1份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第一种抗静电剂。制备好的第一种抗静电剂配制成处理液,即抗静电剂:水的质量比为1:10,然后按照浴比为1:20将毛巾浸渍在处理液中2min;再放入烘箱中,预烘温度为100℃,预烘时间为1min;烘焙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为30s-150s,最后对毛巾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可制得抗静电毛巾。实施例2将1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5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5份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3份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8份聚乙二醇,2份抗氧剂和2份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第一种抗静电剂。制备好的第一种抗静电剂配制成处理液,即抗静电剂:水的质量比为1:10,然后按照浴比为1:20将毛巾浸渍在处理液中2min;再放入烘箱中,预烘温度为100℃,预烘时间为1min;烘焙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为30s-150s,最后对毛巾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可制得抗静电毛巾。实施例3将1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5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6份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3份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7份聚乙二醇,2份抗氧剂和2份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第一种抗静电剂。制备好的第一种抗静电剂配制成处理液,即抗静电剂:水的质量比为1:10,然后按照浴比为1:20将毛巾浸渍在处理液中2min;再放入烘箱中,预烘温度为100℃,预烘时间为1min;烘焙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为30s-150s,最后对毛巾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可制得抗静电毛巾。实施例4将17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35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10份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3份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7份聚乙二醇,3份抗氧剂和2份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第一种抗静电剂。制备好的第一种抗静电剂配制成处理液,即抗静电剂:水的质量比为1:10,然后按照浴比为1:20将毛巾浸渍在处理液中2min;再放入烘箱中,预烘温度为100℃,预烘时间为1min;烘焙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为30s-150s,最后对毛巾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可制得抗静电毛巾。实施例5将20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0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到150℃,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完全熔融后加入计量的6份乙二醇和酯交换催化剂3份醋酸锌,缓慢升温到180℃,进行酯交换反应,待甲醇馏出量不再增加为止,结束酯交换反应;加入计量的7份聚乙二醇,2份抗氧剂和2份缩聚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通氮气,并升温到缩聚反应温度,保温半小时后抽空,反应30min,结束反应,降温处料即得到第一种抗静电剂。制备好的抗静电剂配制成处理液,即抗静电剂:水的质量比为1:10,然后按照浴比为1:20将毛巾浸渍在处理液中2min;再放入烘箱中,预烘温度为100℃,预烘时间为1min;烘焙温度为150℃-200℃,烘焙时间为30s-150s,最后对毛巾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例1在装有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20份/n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40份/n乙二醇:5-10份/n聚乙二醇:5-10份/n三氧化二锑1-3份/n醋酸锌1-3份/n抗氧剂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20份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40份
乙二醇:5-10份
聚乙二醇:5-10份
三氧化二锑1-3份
醋酸锌1-3份
抗氧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0份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0份
乙二醇:6份
聚乙二醇:7份
三氧化二锑2份
醋酸锌3份
抗氧剂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王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