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矫正牙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所述弓丝上设置有多个自锁托槽,所述自锁托槽和弓丝为可拆可分的结合,所述自锁托槽的前侧设置有四个结扎翼,所述四个结扎翼分别分布在自锁托槽前表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自锁托槽前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自锁夹,所述自锁夹位于结扎翼的外侧,所述弓丝成对出现,分别从自锁托槽的上下两侧活动套接在结扎翼和自锁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自锁托槽上设置有自锁夹,将弓丝套接在自锁夹内,当需要清洗牙套时,打卡自锁夹,将自锁托槽从弓丝上拆卸下来,使得弓丝和自锁托槽可以充分的被清洗,清洗效果好,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矫正牙齿设备
,具体是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牙齿矫正是通过正畸或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错颌畸形,错颌畸形是指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错颌畸形与龋齿、牙周病一起被列为口腔三大常见病,其患病率高达人口的50%以上。但是在矫正牙齿后,需要使用透明的牙齿保护套对牙齿进行固定,牙齿保护套需要定期的清洗,以免细菌滋生。现有技术开发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如CN208481495U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该技术将牙套改进为双层结构,外硬层和内软层使牙套刚性和弹性兼备,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佩戴更为方便,牙套也不容易破损,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托槽固定在弓丝上,不能拆卸,在对牙套进行清洗时,清洗不方便,同时托槽与弓丝连接处往往难以清洗,造成清洗不干净,易造成细菌滋生,影响牙套的下一次佩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包括自锁托槽和弓丝,所述弓丝上设置有多个自锁托槽,所述自锁托槽和弓丝为可拆可分的结合,所述自锁托槽的前侧设置有四个结扎翼,所述四个结扎翼分别分布在自锁托槽前表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自锁托槽前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自锁夹,所述自锁夹位于结扎翼的外侧,所述弓丝成对出现,分别从自锁托槽的上下两侧活动套接在结扎翼和自锁夹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锁托槽上开设有半圆弧槽,且在半圆弧槽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半圆弧槽的左侧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横杆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结扎翼的后侧设置为半圆弧状,且与半圆弧槽相匹配,所述结扎翼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横杆相匹配,所述结扎翼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在横杆上,所述自锁托槽上端结扎翼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所述自锁托槽下端结扎翼的下表面设置为圆弧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锁托槽前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自锁夹铰接连接在铰接座上,所述自锁夹包括设置在自锁托槽上方的第一自锁子夹和设置在自锁托槽下方的第二自锁子夹,所述第一自锁子夹和第二自锁子夹交错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自锁子夹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锁钩,所述第一锁钩的锁钩方向向下,所述第一锁钩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自锁子夹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锁钩,所述第二锁钩的锁钩方向向上,所述第二锁钩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自锁夹上还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锁托槽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基座,且在基座上紧贴设置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自锁托槽上设置有自锁夹,将弓丝套接在自锁夹内,当需要清洗牙套时,打卡自锁夹,将自锁托槽从弓丝上拆卸下来,使得弓丝和自锁托槽可以充分的被清洗,清洗效果好,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锁托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部分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自锁托槽;101、半圆弧槽;102、横杆;103、旋钮;104、铰接座;2、弓丝;3、结扎翼;301、第一通孔;4、自锁夹;401、第一自锁子夹;402、第二自锁子夹;5、第一锁钩;501、第二通孔;6、第二锁钩;601、第三通孔;7、螺杆;8、基座;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包括自锁托槽1和弓丝2,所述弓丝2上设置有多个自锁托槽1,所述自锁托槽1和弓丝2为可拆可分的结合,所述自锁托槽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结扎翼3,所述四个结扎翼3分别分布在自锁托槽1前表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自锁托槽1前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自锁夹4,所述自锁夹4位于结扎翼3的外侧,所述弓丝2成对出现,分别从自锁托槽1的上下两侧活动套接在结扎翼3和自锁夹4上,通过结扎翼3和自锁夹4将弓丝2套接在自锁托槽1上,当需要清洗牙套时,可将自锁托槽1从弓丝2上拆卸下来,使得自锁托槽1盒弓丝2可以充分的被清洗,清洗效果好,便于使用。在图2和图3中,所述自锁托槽1上开设有半圆弧槽101,且在半圆弧槽101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横杆102,所述半圆弧槽101的左侧设置有旋钮103,所述旋钮103固定连接在横杆102上。在图2和图3中,所述结扎翼3的后侧设置为半圆弧状,且与半圆弧槽101相匹配,所述结扎翼3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一通孔301与横杆102相匹配,所述结扎翼3通过第一通孔301固定连接在横杆102上,所述自锁托槽1上端结扎翼3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所述自锁托槽1下端结扎翼3的下表面设置为圆弧状,常态下,结扎翼3与自锁托槽1呈垂直状态,弓丝2紧贴在结扎翼3的圆弧面上,由于圆弧面的设置,使得自锁托槽1在工作时,不会发生脱落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自锁托槽1的稳定性,当需要对牙套进行清洗时,旋转旋钮103,带动自锁托槽1上端的结扎翼向下转动,自锁托槽1下端的结扎翼向上转动,将自锁托槽1从弓丝2上取下,进行相对应的清洗工作。在图2、图4和图5中,所述自锁托槽1前侧设置有铰接座104,所述自锁夹4铰接连接在铰接座104上,所述自锁夹4包括设置在自锁托槽1上方的第一自锁子夹401和设置在自锁托槽1下方的第二自锁子夹402,所述第一自锁子夹401和第二自锁子夹402交错设置。在图2、图4和图5中,所述第一自锁子夹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锁钩5,所述第一锁钩5的锁钩方向向下,所述第一锁钩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自锁子夹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锁钩6,所述第二锁钩6的锁钩方向向上,所述第二锁钩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601,所述第二通孔501和第三通孔60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自锁夹4上还设置有螺杆7,所述螺杆7螺纹连接到第二通孔501和第三通孔601上,常态下,螺杆7插入到第二通孔501和第三通孔601内,第一锁钩5和第二锁钩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套接有弓丝2,将自锁托槽1固定在弓丝2上,当需要对牙套进行清洗时,旋转螺杆7,使得螺杆7从第二通孔501和第三通孔601上脱离下去,将第一自锁子夹401向上转动,将第二自锁子夹402向下转动,将自锁托槽1从弓丝2上取下,进行相对应的清洗工作。在图2、图3和图4中,所述自锁托槽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基座8,且在基座8上紧贴设置有橡胶垫9,通过基座8紧贴在牙齿上,同时基座8为坚硬的材料,可以有效的对牙齿进行矫正工作,橡胶垫9放置基座8和牙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包括自锁托槽(1)和弓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弓丝(2)上设置有多个自锁托槽(1),所述自锁托槽(1)和弓丝(2)为可拆可分的结合,所述自锁托槽(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结扎翼(3),所述四个结扎翼(3)分别分布在自锁托槽(1)前表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自锁托槽(1)前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自锁夹(4),所述自锁夹(4)位于结扎翼(3)的外侧,所述弓丝(2)成对出现,分别从自锁托槽(1)的上下两侧活动套接在结扎翼(3)和自锁夹(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包括自锁托槽(1)和弓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弓丝(2)上设置有多个自锁托槽(1),所述自锁托槽(1)和弓丝(2)为可拆可分的结合,所述自锁托槽(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结扎翼(3),所述四个结扎翼(3)分别分布在自锁托槽(1)前表面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自锁托槽(1)前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自锁夹(4),所述自锁夹(4)位于结扎翼(3)的外侧,所述弓丝(2)成对出现,分别从自锁托槽(1)的上下两侧活动套接在结扎翼(3)和自锁夹(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托槽(1)上开设有半圆弧槽(101),且在半圆弧槽(101)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横杆(102),所述半圆弧槽(101)的左侧设置有旋钮(103),所述旋钮(103)固定连接在横杆(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的隐形牙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翼(3)的后侧设置为半圆弧状,且与半圆弧槽(101)相匹配,所述结扎翼(3)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一通孔(301)与横杆(102)相匹配,所述结扎翼(3)通过第一通孔(301)固定连接在横杆(102)上,所述自锁托槽(1)上端结扎翼(3)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世智,冉萍,蒙柯帆,
申请(专利权)人:韩世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