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29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包括底板和托槽体,托槽体包括托槽基底和分别自托槽基底四周部斜向外悬伸的结扎翼,托槽基底与结扎翼为一体式结构,托槽基底的四周边角为圆角过渡,结扎翼的下侧面为上拱的圆弧面,且结扎翼的下侧面与托槽基底的相应边角之间形成圆润的曲面过渡,上、下两排结扎翼之间形成弓丝槽,而左、右两侧的结扎翼分别形成阔口。通过将结扎翼从托槽基底的四个角落处直接斜向向外悬伸,缩短弓丝槽与带状弓丝的有效接触长度,让带状弓丝更容易被纳入弓丝槽内,也更容易结扎到位;结扎翼下侧面的上拱曲面设计及托槽体的外壁进行圆弧倒角设计,避免结扎丝滑动时出现卡顿,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
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常用的固定矫治器包括托槽、矫治弓丝、牵引钩等,托槽被粘接在牙冠表面特定位置,弓丝穿过托槽将其连接起来,作为牙齿移动的轨道和施加外力的载体,而安放在弓丝上的牵引钩是主要的施力装置。当前正畸固定矫正器的基本结构形式为传统方丝弓矫正器结构,其共同特点是:1、槽沟设计为开口朝向唇颊向的横向直通槽沟;2、槽沟的截面为宽度窄于槽沟深度的矩形;3、托槽的槽翼纵轴垂直于槽沟水平面。上述传统方丝弓矫正器的托槽存在如下缺点:1、直通槽沟使牙弓丝与托槽槽沟的接触距离较长,弓丝不易纳入槽沟及结扎就位,摩擦力较大,从而在安装和调节过程中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2、上下宽度小于深度的槽沟设计,使得矩形截面的弓丝在牙齿矫正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弓丝的机械力学性能,在需要弓丝刚性的牙列前后向控制中不能满足所要求的刚性;3、垂直槽沟的槽翼设计,操作者在结扎时较难把握结扎丝的松紧程度;4、传统托槽对一种矫治技术的表达仅通过一种槽沟结构实现,局限了矫正器的性能发挥。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发了一种变构外展悬翼正畸托槽(公告号CN206365936U),该变构外展悬翼正畸托槽相对传统的托槽而言具有较多优点,但由于其托槽体与槽翼体是装配式结构,槽翼无法整体悬出托槽体外,仅仅是槽翼末端突出悬于托槽体外,还是存在弓丝槽与带状弓丝的接触长度较长,弓丝不易纳入弓丝槽及结扎就位,摩擦力较大,从而在安装和调节过程中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另外,槽翼下侧面不是上拱的曲面,且槽翼下侧面与其下侧托槽体的外壁之间是垂直过渡的,这样的结构并不利于结扎丝顺着同侧斜翼的内侧想托槽中部顺畅的滑动收拢,容易在结扎时卡顿情况,造成结扎难度大、结扎质量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变构外展悬翼正畸托槽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它能让带状弓丝更容易被纳入弓丝槽内,也更容易结扎到位,便于安装和调节,有利于提高结扎质量和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托槽体,所述托槽体包括托槽基底和分别自托槽基底四周部斜向外悬伸的结扎翼,所述托槽基底与结扎翼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避免异体拼装时容易产生死角,结扎丝滑动时出现卡顿的问题,结扎时,结扎丝无法自动地、顺畅地滑动并张紧收拢,造成结扎质量差和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所述托槽基底的四周边角为圆角过渡,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为上拱的圆弧面,且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与托槽基底的相应边角之间形成圆润的曲面过渡,上、下两排结扎翼之间形成用于纳入带状弓丝的弓丝槽,而左、右两侧的结扎翼分别形成阔口。优选地,所述结扎翼末端向下弯曲,形成扣压状。优选地,其中之一的结扎翼上设置有定位标示。优选地,所述弓丝槽的槽底设置有标号。优选地,所述弓丝槽的宽度大于其深度,以便纳入带状弓丝,使带状弓丝宽面与弓丝槽的槽底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结扎翼从托槽基底的四个角落处直接斜向向外悬伸,从而缩小了托槽基底的相对体积,两个托槽之间的有效槽间距增大,有利于增强弓丝的柔性和弹性,同时也缩短弓丝槽与带状弓丝的有效接触长度,让带状弓丝更容易被纳入弓丝槽内,也更容易扎紧和结扎到位,便于安装和调节,使带状弓转矩更容易表达。本技术还通过将结扎翼设计成扣压状,即将结扎翼下侧面设计成拱形曲面,并将结扎翼下侧面与其下侧托槽体的外壁进行圆弧曲面过渡设计,在结扎时,结扎丝能够自动地、顺畅地滑动并张紧收拢,解决结扎丝滑动时出现卡顿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结扎质量和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有了这一系列的结构改变,可以缩小托槽的整体体积,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板2-托槽体2.1-托槽基底2.2-左上结扎翼2.3-左下结扎翼2.4-右上结扎翼2.5-右下结扎翼2.6-圆角过渡2.7-拱形曲面2.8-圆润的曲面过渡2.9-弓丝槽3-定位标示4-标号5-栓钉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包括底板1和设在底板1上的托槽体2,所述托槽体2包括托槽基底2.1和分别自托槽基底2.1四边角处直接斜向外悬伸的四个结扎翼,类似于沿托槽基底2.1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向外悬伸,如图1所示,所述四个结扎翼的末端分别向下弯曲,形成扣压状。如图2所示,分别是左上结扎翼2.2、左下结扎翼2.3、右上结扎翼2.4和右下结扎翼2.4。如图1所示,左上结扎翼2.2上设置有定位标示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托槽基底2.1与四个结扎翼是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避免异体拼装时容易产生死角,结扎丝滑动时出现卡顿的问题,结扎时,结扎丝无法自动地、顺畅地滑动并张紧收拢,造成结扎质量差和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所述托槽基底2.1的四周边角为圆角过渡2.6,所述四个结扎翼的下侧面为上拱的圆弧面,即拱形曲面2.7,且所述四个结扎翼的下侧面与托槽基底2.1的相应边角之间形成圆润的曲面过渡2.8。在结扎时,结扎丝能够自动地、顺畅地滑动并张紧收拢,解决结扎丝滑动时出现卡顿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结扎质量和降低临床结扎操作难度。如图1和图2所示,上排结扎翼(左上结扎翼2.2和右上结扎翼2.4)与下排结扎翼(左下结扎翼2.3和右下结扎翼2.4)之间形成用于纳入带状弓丝的弓丝槽2.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弓丝槽2.9的槽底设置有标号4。所述弓丝槽的宽度大于其深度,以便纳入带状弓丝,使带状弓丝宽面与弓丝槽的槽底配合。使用宽面贴合牙面弯制成型的正畸弓丝,弓丝的宽面与槽沟底面贴合,易形成自动的转矩。如图1和图2所示,左上结扎翼2.2和左下结扎翼2.3之间形成左侧阔口,右上结扎翼2.4和右下结扎翼2.4之间形成右侧阔口,从而能够缩短了弓丝槽主体与带状弓丝的滑动接触长度,降低了弓丝与槽沟间的摩擦力,同时相对地增加了相邻托槽体的间距,使弓丝更加容易纳入弓丝槽,同时大大降低临床操作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托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体包括托槽基底和分别自托槽基底四周部斜向外悬伸的结扎翼,所述托槽基底与结扎翼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托槽基底的四周边角为圆角过渡,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为上拱的圆弧面,且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与托槽基底的相应边角之间形成圆润的曲面过渡,上、下两排结扎翼之间形成用于纳入带状弓丝的弓丝槽,而左、右两侧的结扎翼分别形成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槽系统,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上的托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体包括托槽基底和分别自托槽基底四周部斜向外悬伸的结扎翼,所述托槽基底与结扎翼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托槽基底的四周边角为圆角过渡,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为上拱的圆弧面,且所述结扎翼的下侧面与托槽基底的相应边角之间形成圆润的曲面过渡,上、下两排结扎翼之间形成用于纳入带状弓丝的弓丝槽,而左、右两侧的结扎翼分别形成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矩带状弓正畸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甲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