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8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能够根据不同患者情况调节垫起高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垫块形状固定无法有效调节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方便B超探头放置及消毒,其结构包括:壳体、调节囊、灭菌帘,壳体的弧面有一定倾斜度,用于放置手臂,弧面上固定有调节囊,在垫起高度不够的时候,可以向调节囊充气,直到达到需要的高度,因而能够适应更多患者的情况,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可向外拉出的灭菌帘,灭菌帘上固定有紫外灯珠,灭菌帘位于壳体中时,通电后对放置在灭菌盒中的B超探头消毒,拉出并通电后,又可以将壳体弧面覆盖并对其消毒,保证良好的洁净度,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
技术介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并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广泛用于临床中,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指引,PICC置管应首选贵要静脉,但是按其解剖结构行径,贵要静脉位于上臂内侧,需要患者侧上肢外展90°、外旋60°,PICC置管的操作步骤是先用B超选定血管,随后进行消毒,然后再用B超定位血管,随后使用穿刺针刺破血管,送管进入静脉中,最后用B超检查管子的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手臂呈自然状态放在病床上时,手臂下面没有支撑,手臂的肌肉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因此就需要将B超检测头以水平方向贴近手臂才能检测到贵要静脉,而且可能不会充分接触,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用手将患者手臂托住,保证B超探头能够检测到血管,而且,B超检测头需要频繁使用,每次使用前要对B超检测头消毒,避免污染已经消毒后的手臂,但是传统的酒精等消毒方法对B超探头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调节囊、灭菌帘;/n所述壳体的底面与病床固定,壳体的一个侧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壳体是中空结构,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出帘口以及灭菌盒,出帘口的长度大于灭菌帘的长度,灭菌盒是位于壳体内的透明玻璃壳体,其顶面固定在壳体内部的顶面,灭菌盒与壳体顶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开口;/n所述调节囊包括气囊、气管、隔片、推杆,所述气囊固定在壳体弧面上,气囊呈条状且不止一个,每条气囊分别与不同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由两段端部连通的直管构成,其中一段与气囊连通,另一段水平设置在壳体中,其端部为敞口且端部固定在壳体的侧面;水平直管内还设置有隔片、推杆,隔片将管道分割成两个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置管辅助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调节囊、灭菌帘;
所述壳体的底面与病床固定,壳体的一个侧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壳体是中空结构,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出帘口以及灭菌盒,出帘口的长度大于灭菌帘的长度,灭菌盒是位于壳体内的透明玻璃壳体,其顶面固定在壳体内部的顶面,灭菌盒与壳体顶面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所述调节囊包括气囊、气管、隔片、推杆,所述气囊固定在壳体弧面上,气囊呈条状且不止一个,每条气囊分别与不同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由两段端部连通的直管构成,其中一段与气囊连通,另一段水平设置在壳体中,其端部为敞口且端部固定在壳体的侧面;水平直管内还设置有隔片、推杆,隔片将管道分割成两个部分,推杆一端与隔片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从气管敞口端伸出,方便使用时按压;
所述灭菌帘两条相对的边分别与固定杆、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蕤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