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勋专利>正文

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28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和端面齿轮,所述收集罐的上端贯通连接有进料口,且收集罐的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一排料口,所述收集罐的底端贯通连接有第二排料口,且收集罐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收集罐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前表面铰接有过滤网,且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内部套有圆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使传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做上下的往复直线运动,使第一滑块与撞击块发生碰撞产生振动,使过滤网产生振动,加速了过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腔内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已基本替代传统开放手术。其中经人体自然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已发展成为主流手术方式,其安全、有效及快捷已得到广大医患认可。术中需经人体自然通道如尿道、膀胱、输尿管等置入并留置软性鞘或硬性鞘到手术部位建立通道,再经通道置入输尿管软镜或硬镜,利用碎石设备如钬激光等进行碎石手术,同时经输尿管软镜或硬镜持续注入冲洗液,冲洗液注入到手术部位后再经镜鞘出水通道排出,其目的是有效控制肾盂压力、保持视野清晰及碎石清石同步。在这个过程中,排出的碎石、软组织与冲洗液形成混合液,医护人员常常需要经过多次过滤、沉淀、收集等繁琐耗时的步骤将结石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从而提取出结石样本以便完成成份检测,为患者提供后续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案;上述繁琐的分离提取步骤不但耗时过长,也增加了原本工作繁重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1)和端面齿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进料口(11),且收集罐(1)的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一排料口(12),所述收集罐(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第二排料口(15),且收集罐(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收集罐(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二排料口(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料口(15),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7),所述第二滑块(7)的前表面铰接有过滤网(13),且第二滑块(7)的上表面开设有铰接孔(18),所述铰接孔(18)的内部套有圆球(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系结石术后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1)和端面齿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1)的上端贯通连接有进料口(11),且收集罐(1)的侧壁贯通连接有第一排料口(12),所述收集罐(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第二排料口(15),且收集罐(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收集罐(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二排料口(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料口(15),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7),所述第二滑块(7)的前表面铰接有过滤网(13),且第二滑块(7)的上表面开设有铰接孔(18),所述铰接孔(18)的内部套有圆球(19),所述圆球(1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9),所述第一螺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0),且第一螺杆(9)转动连接在收集罐(1)的内壁,所述过滤网(13)的一端铰接在收集罐(1)的内侧壁上,且过滤网(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撞击块(6),所述撞击块(6)的下方设置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3),且传动杆(4)的一端铰接在端面齿轮(2)的前表面上,所述端面齿轮(2)转动连接在收集罐(1)的内壁上,且端面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勋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