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5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和干部,头部和干部的底面呈能与人体肱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曲面,头部呈具有两个弧形过渡端的、与人体肱骨大结节生理外形相适配的解剖型结构,干部上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排布的结合孔,头部上设有若干分散布置的锁定孔,且头部上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由若干导针单孔一体联结形成的联结导针孔,且在头部底面对应联结导针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缝合槽口,缝合槽口的外侧向外延伸至头部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联结导针孔能够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克氏导针在联结导针孔的插入位置以尽可能避开骨头裂缝处进行临时固定,且通过缝合槽口能便于缝线穿过联结导针孔进而缝合收集分散的骨折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
本技术涉及外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
技术介绍
现有肱骨近端锁定板无左右侧之分,然而实际肱骨大结节不是呈对称状态而是成类似三角的生理外形,现有产品无法吻合肱骨的生理结构外形,造成固定的角度分配不均匀、固定不牢靠等缺陷,且当肱骨发生粉碎性骨折时,通常需要对分散的骨折块通过缝线缝合收拢以便于愈合,但由于现有的肱骨近端锁定板的设计存在缺陷,常常导致在利用缝线缝合骨折块的时候存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其头部上靠近边缘处设有由若干导针单孔一体联结形成的联结导针孔使克氏导针在联结导针孔中的插入位置具有可选性,且在头部底面对应联结导针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缝合槽口,缝合槽口的外侧向外延伸至头部的侧壁上以便于缝线穿过联结导针孔进而缝合收集分散的骨折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和干部,头部和干部的底面呈能与人体肱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曲面,头部呈具有两个弧形过渡端的、与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1)和干部(2),头部(1)和干部(2)的底面呈能与人体肱骨(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曲面,头部(1)呈具有两个弧形过渡端的、与人体肱骨大结节(31)生理外形相适配的解剖型结构,干部(2)上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排布的结合孔(21),头部(1)上设有若干分散布置的锁定孔(11),且头部(1)上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由若干导针单孔一体联结形成的联结导针孔(12)使克氏导针在联结导针孔(12)中的插入位置具有可选性,且在头部(1)底面对应联结导针孔(12)的位置上开设有缝合槽口(13),缝合槽口(13)的外侧向外延伸至头部(1)的侧壁上以便于缝线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头部(1)和干部(2),头部(1)和干部(2)的底面呈能与人体肱骨(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曲面,头部(1)呈具有两个弧形过渡端的、与人体肱骨大结节(31)生理外形相适配的解剖型结构,干部(2)上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排布的结合孔(21),头部(1)上设有若干分散布置的锁定孔(11),且头部(1)上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由若干导针单孔一体联结形成的联结导针孔(12)使克氏导针在联结导针孔(12)中的插入位置具有可选性,且在头部(1)底面对应联结导针孔(12)的位置上开设有缝合槽口(13),缝合槽口(13)的外侧向外延伸至头部(1)的侧壁上以便于缝线穿过联结导针孔进而缝合收集分散的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科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