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23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还包括导向部件、引导钢丝和留置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留置导管准确放置到竖脊肌平面相应的节段,持续输注局部麻醉药物,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spinaeplaneblock,ESPB)是一种新近提出的平面阻滞技术,即在超声引导下向竖脊肌平面注入局部麻醉药物使其扩散到竖脊肌平面上下,通过阻滞经过这一平面的脊神经发挥镇痛作用。ESPB具有发症少、操作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以及阻滞时间长等优势,可用于改善多种胸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单次竖脊肌平面注射药物操作方便快捷,但是单次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镇痛时间较短,对于胸科大手术需要术后长期镇痛的病人来说,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不能满足术后长期镇痛的要求,而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术后镇痛方式为静脉镇痛,但静脉镇痛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的同时,会给病人带来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对于肿瘤病人术后肿瘤复发有影响,因此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竖脊肌平面阻滞后留置导管,可持续给予胸科术后病人局部麻醉药物,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肿瘤病人术后长期生存和预后都是有帮助的。虽然竖脊肌平面单次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在筋膜和肌肉组织内穿刺置管,操作较为困难,与血管、硬膜外空间或椎管内置管不同,肌肉组织和筋膜内组织致密,很难有天然空隙让导管通过,而且导管很难置放在目标阻滞的部位,常常导致阻滞失败或阻滞效果不全。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一种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可以将留置导管准确放置到竖脊肌平面相应的节段,持续输注局部麻醉药物,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引导钢丝和留置导管,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一显影点,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杆和固定在导向杆中部的阻尼导向件,所述导向杆的前端为弧形弯头,所述导向杆的尾端延伸出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尾端,所述弧形弯头上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二显影点,所述阻尼导向件的外径与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径相互适配使得所述阻尼导向件可在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轴向移动且周向转动,所述阻尼导向件中部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位置还设置有供引导钢丝的前端穿过的小孔,所述引导钢丝的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三显影点,所述留置导管在所述引导钢丝达到目标位置且所述穿刺针本体和导向部件退出后套在所述引导钢丝上,所述留置导管的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四显影点。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显影点为医用显影液或医用显影剂标点。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留置导管上设置有刻度。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平行设置,且所述弧形弯头呈半月形形状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导向件为由医用弹性硅胶制成的阻尼圈。一种利用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穿刺置管装置的注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超声探头定位于患者背部上的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为脊柱中线上的胸12脊椎至腰1脊椎棘突水平,超声探头延躯干纵轴垂直于躯体放置;2)、将超声探头自预设位置由内向外依次选取多个扫描位置进行扫描,在各个扫描位置处分别进行超声成像,根据需要调整超声探头的角度,从而获得多个成像平面;3)、通过多个成像平面找到穿刺平面,通过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在穿刺平面内对患者进行穿刺,穿刺方向为患者的尾端到头端;4)、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的前端第一显影点在超声探头的作用下,定位于该患者注药的大概位置;5)、将导向部件送入穿刺针头中,推动导向杆的尾端使得导向杆的前端第二显影点达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的前端,然后转动导向杆,使得弧形弯头面向目标阻滞的部位;6)、引导钢丝的前端穿过阻尼导向件的小孔后沿着导向杆的外壁一直前进,直到引导钢丝的前端抵触到弧形弯头,由于引导钢丝具有一定硬度,接着用力向前推送引导钢丝,引导钢丝的前端会顺着弧形弯头的弯曲方向前进,直到第三显影点到达目标阻滞的部位附近;7)、将穿刺针本体和导向部件退出,把留置导管套在引导钢丝上且沿着引导钢丝一直往前推送,直到第四显影点到达目标阻滞的部位附近;8)、退出引导钢丝,通过注药装置给留置导管注药,药物可以在留置导管的前端输出,可以使药物快速且精准到达需要注药的位置。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技术能够将留置导管准确放置到竖脊肌平面相应的节段,持续输注局部麻醉药物,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穿刺置管装置的引导钢丝前端到达目标阻滞的部位附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穿刺置管装置的留置导管前端到达目标阻滞的部位附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10、导向部件20、引导钢丝30和留置导管40,留置导管40上刻有刻度。穿刺针本体10的穿刺针头11前端设置有第一显影点11a,第一显影点11a能够在超声引导下成像,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楚地看出穿刺针本体10在肌肉组织内的斜面方向。导向部件20包括导向杆21和阻尼导向件22,阻尼导向件22固定在导向杆21中部,阻尼导向件22优选为由医用弹性硅胶制成的阻尼圈。导向杆21的前端21a为弧形弯头,导向杆21的尾端21b延伸出穿刺针本体10的尾端,弧形弯头21a上设置有第二显影点21aa,第二显影点21aa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方便使用者通过导向杆21的尾端21b能够调整弧形弯头21a的方向。导向杆21与穿刺针本体10的穿刺针头11平行设置,且弧形弯头21a呈半月形形状设置。阻尼导向件22的外径与穿刺针本体10的穿刺针头11内径相互适配,使得阻尼导向件22能够在穿刺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引导钢丝和留置导管,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一显影点,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杆和固定在导向杆中部的阻尼导向件,所述导向杆的前端为弧形弯头,所述导向杆的尾端延伸出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尾端,所述弧形弯头上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二显影点,所述阻尼导向件的外径与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径相互适配使得所述阻尼导向件可在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轴向移动且周向转动,所述阻尼导向件中部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位置还设置有供引导钢丝的前端穿过的小孔,所述引导钢丝的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三显影点,所述留置导管在所述引导钢丝达到目标位置且所述穿刺针本体和导向部件退出后套在所述引导钢丝上,所述留置导管的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四显影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穿刺置管装置,包括穿刺针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引导钢丝和留置导管,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一显影点,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杆和固定在导向杆中部的阻尼导向件,所述导向杆的前端为弧形弯头,所述导向杆的尾端延伸出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尾端,所述弧形弯头上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二显影点,所述阻尼导向件的外径与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径相互适配使得所述阻尼导向件可在所述穿刺针本体的穿刺针头内轴向移动且周向转动,所述阻尼导向件中部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位置还设置有供引导钢丝的前端穿过的小孔,所述引导钢丝的前端设置有可在超声引导下成像的第三显影点,所述留置导管在所述引导钢丝达到目标位置且所述穿刺针本体和导向部件退出后套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宗梅金杨江雪梅孙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