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阻氧PB管技术

技术编号:248818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和制备方法及阻氧PB管,所述阻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氧化铝和表面改性溶液按照重量比(85~95):(5~15)混匀,得到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所述表面改性溶液包括丙酮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2)将聚丁烯、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润滑剂混合后在130~180℃下挤出得到所述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所述聚丁烯和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的重量比为(50~35):(40~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可以添加至PB管中,使得PB管内部在微观上形成致密的阻氧结构,从而有效的阻止氧气的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PB管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阻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阻氧PB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管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阻氧PB管。
技术介绍
聚丁烯PB管以其材料性能稳定、柔韧性好、耐温耐压性能高、化学性能稳定、抗低温脆性优良、抗蠕变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散热器采暖管道。单层的PB管是水密性而非气密性的,不具备防渗氧功能,空气中的氧气会透过塑料管壁渗入到采暖系统的闭式循环水中。目前市面上有两种阻氧型PB管道,它们均采用很薄(只有10丝左右)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层做阻氧层。三层防渗氧管材是在普通PB管材的基础上增加EVOH阻氧层,不改变管材的壁厚,承压效果无明显变化,由于EVOH树脂较易吸潮且吸潮后的EVOH树脂阻氧能力会大大降低,而且表面划伤也会导致阻氧作用降低;五层防渗氧管材的胶层将EVOH层与PB的实际壁厚紧紧粘接在一起,增加了管材壁厚,承压效果更好,但是五层防渗氧管材加工难度大,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PB管的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纳米氧化铝和表面改性溶液按照重量比(85~95):(5~15)混匀,得到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所述表面改性溶液包括丙酮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将聚丁烯、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润滑剂混合后在130~180℃下挤出得到所述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所述聚丁烯和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的重量比为(50~35):(40~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氧化铝和表面改性溶液按照重量比(85~95):(5~15)混匀,得到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所述表面改性溶液包括丙酮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2)将聚丁烯、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润滑剂混合后在130~180℃下挤出得到所述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所述聚丁烯和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的重量比为(50~35):(4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聚丙烯蜡和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丁烯、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润滑剂的重量比为(50~35):(40~2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聚丁烯、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铝和润滑剂的重量比为(45~40):(35~30):(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纳米氧化铝和表面改性溶液在45~55℃下于高速搅拌混料机中混料25~35分钟进行混匀,所述丙酮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5~13):(87~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B管的阻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聚丁烯、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杰金季靖汪磊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